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进城乡教育共创共享 探索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教育发展之路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5-10浏览:2474下载182次收藏

  2009年,成都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国际化”为主要手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教育共创共享。

一、推进城乡教育共创共享的做法和成效

(一)切实保障和落实民生工程,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94万人次,近10万名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86万人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
  三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新增财政支出2035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9万元/年。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四是统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市政府筹集资金488亿,灾后重建169所中小学,18万灾区中小学生在2009年9月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全市义务教育段193所薄弱学校硬件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已经提升83所初中学校办学水平。

(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

  一是规划一体。制定《深化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整、科学布局灾后城乡中小学校点,做到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相协调,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相统筹。
  二是标准一体。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质量和评估标准。通过撤、并、改造提升,全面消除289所村小;完成67所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提前一年达到小学生人均300元、初中生人均500元国家基准定额。
  三是配置一体。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帮助35万名农村教师完成学历提升;调整教育财政拨款结构,加大市本级向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是管理一体。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师在本区域内无障碍流动。启动“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完成全市城乡1081名校长“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提升教师和校长素质。

(三)促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构建“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体系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推动名校进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20个区(市)县,涉及43所城乡学校和8万余学生。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中心城区6个区和三圈层9个区(市)结成“互动发展联盟”,形成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全市遴选出1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推进城乡教育共创共享 探索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教育发展之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