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方平川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5-10浏览:2907下载257次收藏

北方平川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  

--祁县园区化秸秆养牛业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总人口26万,耕地40万亩,是典型的北方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县委政府合理规划养殖园区,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秸秆养牛业,使畜牧业形成以牛为主,鸡、猪、羊并举的发展格局,牛饲养量11.2万头,其中肉牛存栏5万头,奶牛存栏1.6万头,年出栏肉牛6万头,产奶3.8万吨,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是“三晋养牛第一县”。祁县的园区化秸秆养牛成为北方平川农区畜牧业的新亮点,为本区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笔者现就祁县发展秸秆养牛业的做法、特点和前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同行借鉴。  

一、祁县发展园区化秸秆养牛业的做法  

  1、大面积实施农作物秸秆青贮、微贮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祁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小麦、玉米单产名列全省前茅,年产玉米秸秆4.4亿公斤。作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从2000年开始,县政府通过项目建设、财政补贴等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永久性青贮窖的发展,县财政连续数年投入资金对养牛场建设永久性青贮窖进行补贴,建成四个乡镇氨化服务站,全县永久性青贮氨化池达到15万立方,秸秆加工机械发展到2000余台(件)。秸秆加工处理技术由单一的氨化加工发展到秸秆的青贮、微贮(生物处理),目前全县的农作物秸秆科学利用总量达到3亿公斤,利用率达到68%。  

  2、实施品种改良,发展高档优质肉牛。祁县肉牛品种经过30多年的改良,已形成了以西杂牛为当家品种的肉牛育肥品种,是国家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繁育基地县。全县现存栏改良牛近5万头,优种牛占到86%以上,其中能繁母牛约2万头。全县肉用良种除西杂牛外,还有部分西荷杂、夏洛莱、国内良种晋南牛。98年农业部在山西首家确立在祁县引入肉用新品种皮埃蒙特三元杂交试验示范,效果明显,其屠宰指标在全国领先。  

  3、规划、扶持养牛园区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当地政府制定了大力推动科技化、园区化、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思路,并运用“三自(自愿报名、自主投资、自主经营)、四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服务)、两注重(注重科技投入、注重养牛效益)的模式,由县乡村三级无偿为养殖园区统一建设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吸引养牛户进园养牛,同时对牛场建筑永久性青贮窖予以补贴。几年来,进入园区养牛的农户和肉牛存栏逐渐增加,全县规模养牛园区达到 86 个,规模养牛户780户。2007年全县肉牛饲养量已突破十万头大关,目前饲养总量达11万头。著名的里村肉牛养殖园区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规模化养牛园区,目前园区内存栏200头以上的牛场已达28个,每个场的永久性青贮窖都在1000立方以上,园区牛存栏达到一万头,年出栏肉牛二万头,出栏肉牛远销北京、上海、福建、湖北、内蒙、河北等十多个省市。高档肉牛通过外贸公司出口销往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创新产业运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北方平川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