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义务。作为“安全网”和“减震器”,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其是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全网”和“减震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种制度,社会上总是存在老、弱、病、失业、灾害等需要救助的人。社会保障已被普遍认为是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其可以使人们比较具体地知道,在他的一生中,遇到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各种困境时,国家将实施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什么程序可以得到救济和帮助,从而起到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作用。但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路。
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价值取向、法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保障的项目内容体系各有差异。有的国家社会保障项目非常庞杂,包括十几种甚至上百种。但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几大内容体系。我国1982年在国家“七五”计划中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四项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5-08 16:13:2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48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