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强和改进政法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5-06浏览:2228下载134次收藏

加强和改进政法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政法公安舆情,就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围绕有关政法公安机关及其干警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历来是媒体和公众舆论关注与炒作以及境内外敌对势力攻击的热点、焦点和重点。加强和改进政法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要努力做到“四个新”:  

(一)理念上要有新突破。一是要牢固树立舆情就是政情的理念。以舆情为重要表现形式的社情民意往往是公众对国家或社会的诉求与不满的动态预兆和表现,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统筹考虑社会大局,从政治的角度洞察舆情。二是要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坚持以舆情信息主导警务,协调政法各部门、各警种安排专人每天参与收看、收听、浏览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了解其与政法公安工作和政法公安队伍建设有关的正反两面的新闻报道、社情民意和网民言论,努力构建政法公安信息化建设趋势下的大情报信息工作格局,提高政法公安舆情的快速发现与处置能力。三是要牢固树立舆情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政法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的效果或者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的感知和认同、对政法公安队伍形象的评价与期待、对政法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率。四是要牢固树立网络舆情“猛于虎”的理念。面对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日益汹涌的互联网浪潮神勇迅猛地铺天盖地而来,往往将负面舆情消极影响炒作得成几何倍数放大。因此,必须善于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增强网上舆论斗争的主导性。  

(二)机制上要有新创新。一是政法公安舆论正面引导机制。要在继续完善政法公安新闻宣传归口管理、网络宣传员管理、24小时舆情值班、案件新闻宣传与编辑审核等机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政法公安工作中心,稳固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搭建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宣传载体,坚持信息调研和宣传报道相结合,实现资源和阵地的互补与共享,建立创新政法公安舆论正面引导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推动政法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二是涉警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建立一支以专职文秘宣传人员(含网络宣传员)为主体、兼职通讯员为补充的涉警舆情处置专门人才队伍,涵括政治部、纪委、督察、法制、网监、国保等各部门、多警种干警共同参与,做到懂媒体心态、懂传播规律、懂应对技巧、懂大众心理、懂网络技术、懂舆论战术,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的原则,建立健全舆情信息收集、汇总、研判、分析、报送、会商、转办、预警、反馈工作机制,形成“群众关注(超前预警)-媒体报道-信息反馈-警媒互动-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体系,进一步提升政法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政法公安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完善政法公安新闻发布、重大突发性事件和干警违法违纪案件等负面报道新闻处置、网上涉警舆情定期分析通报、警媒良性合作等机制,建立健全多警种通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加强和改进政法公安舆论引导与舆情控制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