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效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775下载153次收藏

 

(包头市第七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造成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弱化的会计环境因素,探讨分析了有效实施并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监督;会计;监督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19—0036—02 

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是一个单位、企业自我约束,内部管理机制中的一环,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该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好坏。因而加强会计监督,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不仅可以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也是健全会计基础,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证。

要想有效地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就必须冲破现实中会计环境所产生的某些束缚,所谓会计环境即指会计所依据的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条件,主观环境包括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手段和方法、会计行为等因素。
 1 影响有效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会计环境因素
 1.1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是影响实施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因素 

会计人员素质低,监督不力,有的会计人员缺乏法制观念,没有责任心,缺乏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片面理解“厂长经理负责制”,认为只要领导签了字,就一律照付。错了有领导负责,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甚至有为个人利益同违法乱纪分子同流合污,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有的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差,不懂财经法规,不懂业务知识,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
 1.2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实施缺乏保障 

《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也应承担责任。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尽管有这些法规,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会计人员感到很难遵照执行。向上反映害怕领导打击报复,不反映又担心失职而承担责任,会计人员的合法工作权利得不到保障,是影响会计监督有效实施的因素之一。
 1.3 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不尽合理,监督不灵 

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主要执行者,《会计法》虽然对会计人员任免作了规定,但会计人员是由本单位领导任命的,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由领导决定,会计人员只要听“领导的话”,自然会有好处。而按原则依法办事的,虽然维护了企业利益,却违背了领导的意愿违背,结果可能遭到打击报复,这样会计监督当然就无从执行,会计实质上失去了代表所有者进行会计监督的资格。
 1.4 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与社会现实环境差距较大 

比如现在流行的财务“一支笔”控制的监督方式。虽然解决了费用失控及费用控制的责任归属问题,但它使会计人员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如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是独立法人主体,拥有人事管理权,工资奖励分配权,会计也就不折不扣地成为单位负责人手下的内部职工,只要厂长经理发话,资金无论数额有多大,调往何处,财务人员无权过问,不合理的开支无法监管,不符合财务手续的凭证照报不误,实施会计监督成为一纸空谈。
 2 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及其必要性 

内部会计监督涉及经济活动全过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有效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