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之我见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30浏览:2503下载140次收藏

(北京军区房地产管理局 呼和浩特房地产管理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
摘 要:文章结合以往工程施工经验,就混凝土工程中容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329—01

混凝土被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上,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 全。
1 外加剂使用不当是最常见的一类事故
1.1 事故表现
1.1.1 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凝结硬化。
1.1.2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起鼓包。
1.2 避免发生这类质量事故的解决措施
1.2.1 重视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外加剂进场后,必须进行试配,掌握其特性:坍落 度的耗时损失、凝结时间、减水率等,  以确定能否使用;对于硬石膏做调凝剂的水泥,
这点尤其重要,以免混凝土搅拌后,发生速凝或坍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
1.2.2 外加剂的投料,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计量器具经常进行校验,保证其灵敏 度和准确度。
1.2.3 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 、碾碎,过06mm筛后使用,以免含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
1.3 补救办法
1.3.1 对大面积松散不凝结硬化的结构物必须拆掉重新浇筑。
1.3.2 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过量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时,可延长其养化时间, 推迟拆模,后期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受影响。在混凝土结构验收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检 测。
2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

这类事故反映在两个方面:①混凝土强度本身就没有达到设计要求,②现场抽样的混凝 土试块未达到设计要求。后者较多。

杜绝这类事故,①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水泥最好采用大厂或正规厂家的水泥,因其 质量控制、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远高于小厂。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 尤其是水混用量一定要足,不能扣水泥用量。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在实 验室能达到的指标,在现场施工中却难达到。因而,在水泥用量上,须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 ,如使用袋装水泥,应核验袋装水泥的重量,以防水泥份量不足。③混凝土搅拌要建立岗 位责任制,要合理拌制,保证混凝土搅拌时间。④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⑤认真制作试 块,加强对试块的管理,按标准要求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标准养护,用于结构验收的试块要和 构件同条件养护。

现行国家规范,确定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是立方试块抗压强度的代表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 制作,边长为15c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时,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检验批进行验收,最小强度值的要求视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之我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