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计算机病毒的启动方式及其防治
(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 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文章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表现症状入手,讨论了病毒的寄生和启动 方式,从而归纳了具体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启动;防治
中图分类号:tp3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0—0113—02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 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 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运 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 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微型计算机的 日益普及使用更助长了病毒的生长环境。
计算机病毒本身是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它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病毒都 是人为地故意编制出来的, 有时一旦扩散出来后连编者自己也无法控制,这是非常可怕的。 计算机病毒给信息社会带来的危害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纯计算机学术问题, 而是一个严重的 社会问题了。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表现症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计算机病毒 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 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种程序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 数据文件中,通过自我复制,极易传播,侵占系统大量资源并造成计算机系统运行失常或导 致整个系统瘫痪的灾难性后果。
1.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1.1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 其 他程序的程序,而且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1.1.2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不同种类的病毒破坏程度不同,有的病毒侵占 系统资源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有的损毁数据、有的甚至直接导致系统瘫痪。
1.1.3 潜伏性和寄生性。计算机病毒程序一般不独立存在,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 )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度 的破坏等等。
1.1.4 不可预见性。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病毒的编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不同种类的病毒代码千差万 别,而且病毒程序更新的速度始终超前于反病毒软件,对病毒的预测和防范任重而道远。
传染性和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区别于正常程序的关键所在。
1.2 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很难检测,但计算机感染病毒会有些异常症状。
1.2.1 由于病毒程序把自己或操作系统的一部分用坏簇隐起来, 磁盘坏簇莫名其妙地增 多;病毒本身或其复制品不断侵占系统空间, 使可用系统空间变小。
1.2.2 病毒程序附加在可执行程序中, 使可执行程序容量增大。程序加载的时间加长, 病毒程序附加或占用引导部分, 使系统导引变慢,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
1.2.3 由于病毒程序的
试论计算机病毒的启动方式及其防治
本文2010-04-30 00:12:05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370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