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新城开发建设中的几点见解和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4-29浏览:2864下载283次收藏

浅谈新城开发建设中的几点见解和建议  

                                     ----潘振华  

建区15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周边群众克难奋进,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区。深入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城区一、二期现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试图从存在的见解入手,就加快城区品位建设发展建议做些探讨。  

(一)、几点见解  

一是规划不到位,发展缺乏蓝图。开发区有了系统科学地编制出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在开发建设中时有更改功能,缺失科学性建设,导致区内引进项目良莠不齐,结构不合理(如商贸城和国际大酒店等为例子);布局随意变更问题时有突出。   

二是招商引资质效不高,项目推进速度不快。开发区成立以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成功引进几十个大项目,引资额达几十亿元。但在引进的项目中,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偏少,项目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招商引资存在方法单一、地域狭窄、队伍薄弱、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基本限于温州地区。建设项目规模小、项目审批难、建设周期长;有效信息少、重大项目少、利用外资少;项目履约率低、科技含量低、投资强度低,资金到帐慢、竣工投产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项目的承载力很弱。2007年12月受财政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累计约1千多万元,不够复兴路道路改造及新城大道人行道建设、小游园建设、别墅区市政建设、新城商厦建设、王山头开挖回填等工程的资金补给。故此,城区发展格局和框架无法拉开,基本上是围绕着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绿化、亮化项目配套基础设施。财政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开发区项目承载力很弱,短期内基本无力承接大项目入驻。  

四是服务水平和方法有限,不能满足投资者和企业发展需求。受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各种行政审批权分散在县直相关部门,项目审批条件和要求越来越高难,新城开发、建设前期工作无法向深层次延伸进行“高效、便捷”服务;加上新出台的土地征用政策限制,实行“即征即保”,给新城项目建设资金推进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此外,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聚集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物流,星级大酒店、商贸城进入城区长远发展的支撑不足。  

五是社会保障能力弱,投资软环境不优,政策处理难度明显加大。由于县没有统一出台周边失地农民可行性社会保障操作办法,加之新城区没有自己的专款专用,各工程款靠财政拨之用之,新城土地出让资金被各方利用,城区开发建设上时有缺少资金及时补给,影响城区配套设施建设置后。责、权、利不相称,缺乏资金配套和调控能力,无法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客观上加大了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难度,已经成为新城几个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完工的主要因素(九厅村道路改造工程政策处理5户已用一年半时间,到如今还没安置补偿好,就是一个例子);农民阻拦项目建设的情况有所发生,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群众利益诉求多样性,周边乡村存在畏难情绪,政策处理推进缓慢,有些同志甚至存在有老好人思想,工作不够深、不够细,补偿标准把关不严,差距存在,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工作难度,影响了投资软环境。   

存在以上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新城区还面临着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用地紧张、银根紧缩、产业门槛提高等一系列严峻挑战。认真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迅速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城区经济效益和社会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新城开发建设中的几点见解和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