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945下载141次收藏

(枣庄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山东 枣庄 277100)
摘 要:文章介绍了cai课件的特点,揭示了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并就建构主义理论指导cai课件设计的适应性及其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ai课件;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349—02
1 背景

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学习目标设计,反映某种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一般用于cai系统中,执行某一具体的教学功能。

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目前不少cai课件的设计基本上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过于强调对其视觉、听觉的刺激作用;过于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忽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交互性。因此,有必要对课件的开发过程乃至它的理论基础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课件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的辅助作用,为课件设计的完善指明发展方向。
2 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2.1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有的——它们起因于有效的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客体内部预先确定的,因为客体只有通过主体内部结构作用才能被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
2.1.1 学习的含义。学生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环境(即社会背景),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
2.1.2 学习的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2.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过程要素分析     

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包括四个主要因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的功能、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学生——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论CAI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设计原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