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人文化与技术化的融合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本文回顾了图书馆的人文传统,指出了忽视人文精神盲目追求技术化在图书馆发展中的种种弊端,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发展必须重视人文精神,做到人文化和技术化的融合。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化;技术化;人文精神;现代图书馆;人文传统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14—02
1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传统
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读者)的需求,实现人(读者与图书馆人)的价值,追求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创造美与和谐的统一。它强调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保证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图书馆具有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图书馆学源于人文主义,即人文科学。它既包含了人文知识的层面,又包含了人文精神的层面。图书馆正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类对文献资料的有序化存贮、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
图书馆人文传统形成于近代图书馆时期,该时期最显著特点就是从文献收藏发展到文献利用,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各阶层的人,服务方式由闭架借阅发展到开架借阅,从而形成图书馆的人文传统。19世纪中叶,英国爱德华兹等掀起了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结果产生了世界亿万人可以永远地享受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的一种新的机构/制度——公共图书馆。人文思想的精髓就是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尊严、价值,这既是爱氏所追求的人文主义图书馆学理论精神的巨大成果,也是图书馆人文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后期,公共图书馆运动重心从英国转到美国,强调经验重视技术的杜威也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他把图书馆看做是“人民的大学”,读者利益高于一切;图书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图书,为最多的读者服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理念图书馆学派的兴起,标志着图书馆学人文传统的正式确立。谢拉在其代表作《图书馆学引论》中指出“图书馆事业主要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但我们要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在东方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也充分强调了人文因素。五定律的前四条(书是为使用的:人有其书;书有其人;节约读者的时间)都直接面对读者,跟人有直接关系 ,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思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受到一定冲击,但是仍有不少学者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重大意义。1986年m •f施蒂格强调:“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 1987年e• g •霍利说:“我们的职业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兰开斯特(f.w.lancaster)可以说是“技术学派”的典型代表,他曾是“图书馆消亡论”的始作俑者,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一改大胆放言的作风而变得谨慎起来”,而且他还认为当前技术最严重的后果是非人性化趋向。图书馆强调人文,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重要性,是以技术为主导,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弘扬人文精神,使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完美和谐,以人为本做好服务读者的工作。
2 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技术对于各行各业乃至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纵观图书馆历史,技术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图书馆技术应用热潮一浪高过一浪,70年代出现检索技术和自动编目热,80年代追捧信息化,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与发
摘 要:本文回顾了图书馆的人文传统,指出了忽视人文精神盲目追求技术化在图书馆发展中的种种弊端,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发展必须重视人文精神,做到人文化和技术化的融合。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化;技术化;人文精神;现代图书馆;人文传统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6—0114—02
1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传统
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读者)的需求,实现人(读者与图书馆人)的价值,追求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创造美与和谐的统一。它强调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保证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图书馆具有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图书馆学源于人文主义,即人文科学。它既包含了人文知识的层面,又包含了人文精神的层面。图书馆正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类对文献资料的有序化存贮、管理和利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人文进化需要的产物。
图书馆人文传统形成于近代图书馆时期,该时期最显著特点就是从文献收藏发展到文献利用,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各阶层的人,服务方式由闭架借阅发展到开架借阅,从而形成图书馆的人文传统。19世纪中叶,英国爱德华兹等掀起了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结果产生了世界亿万人可以永远地享受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的一种新的机构/制度——公共图书馆。人文思想的精髓就是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尊严、价值,这既是爱氏所追求的人文主义图书馆学理论精神的巨大成果,也是图书馆人文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后期,公共图书馆运动重心从英国转到美国,强调经验重视技术的杜威也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他把图书馆看做是“人民的大学”,读者利益高于一切;图书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图书,为最多的读者服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理念图书馆学派的兴起,标志着图书馆学人文传统的正式确立。谢拉在其代表作《图书馆学引论》中指出“图书馆事业主要是一个人文主义的事业……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但我们要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在东方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也充分强调了人文因素。五定律的前四条(书是为使用的:人有其书;书有其人;节约读者的时间)都直接面对读者,跟人有直接关系 ,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思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被广泛应用,传统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受到一定冲击,但是仍有不少学者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重大意义。1986年m •f施蒂格强调:“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 1987年e• g •霍利说:“我们的职业基本上是一种人文职业,我们的目标实质上是人。”兰开斯特(f.w.lancaster)可以说是“技术学派”的典型代表,他曾是“图书馆消亡论”的始作俑者,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一改大胆放言的作风而变得谨慎起来”,而且他还认为当前技术最严重的后果是非人性化趋向。图书馆强调人文,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在图书馆的重要性,是以技术为主导,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弘扬人文精神,使图书馆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完美和谐,以人为本做好服务读者的工作。
2 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技术对于各行各业乃至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纵观图书馆历史,技术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图书馆技术应用热潮一浪高过一浪,70年代出现检索技术和自动编目热,80年代追捧信息化,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与发
试论图书馆人文化与技术化的融合
点击下载
上一篇: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势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群众选书机构
本文2010-04-27 19:37:3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11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