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122下载234次收藏
                            (亚瑞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相关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7)08—0017—02
1 公允价值的概念
      财政部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在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表现为资产的市价;如果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类似的资产活跃市场的市价就是公允价值;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时,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一种公允价值。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内涵看,有以下特征:
1.1 动态性
      同一交易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其价格的公允性可能不同;同一交易虽然在同一时间,但由于交易地点不同,其价格的公允性也会不同,这就是公允的动态性。公允价值计量是对会计信息的动态计量,它使得会计信息能更及时、全面地反映真实的经济环境及其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动态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最根本的特征。
1.2 相关性
      公允价值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它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对预测和决策的相关性毋庸置疑。
1.3 决策有用性
      从决策的角度看,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通过公允价值的动态计量,既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决策信息,又可以全面反映管理层的决策水平。
2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背景和过程
      进入21世纪后,公允价值作为一项重要的计量属性,大有取代历史成本之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美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得到了诸多应用,其影响随着国际会计准则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和借鉴,逐渐影响了这些国家自身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也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的会计准则,也把公允价值计量摆到了重要位置,但在2001年财政部发布实施的一项修改准则中,其主要修改方向就是尽是避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然而,随着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又成为我们所应面对的重要问题。2006年初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的最主要的变化是公允价值的引入。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中的“一波三折”突现出人们对该计量模式的陌生和怀疑。人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这次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市场化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股权分置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是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国际化是加入wto后的要求,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趋同。从发展的趋势看,应用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必然趋势。
3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3.1 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很难同时得到满足。有的学者反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因为认为公允计量会牺牲可靠性满足相关性。就市场可观察到的现行价值而言,相关资产活跃市场的存在是必备的条件。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