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中期票据对银行业务的冲击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0-04-27浏览:2729下载158次收藏



(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文章对中期票据适时推出的现实意义及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银行应对中期票据冲击的对策。
关键词:中期票据;银行业务;冲击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1—0066—02

2008年4月15日,《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该办法中提及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特指“中期票据”,是央行继短期融资券之后研发的另一个创新性的直接融资工具。一周后,包括中国核工业、中国交通、中国电信、中化、中粮等7家企业首批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共计392亿元,标志着中国中期票据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1 中期票据(medium term note, mtn)简介

从国际上看,中期票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种采用本票形式在资金市场上直接融资方式实际上是商业票据的展期,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后迅猛发展于90年代。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中期票据市场目前已渐成规模。例如,在美国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务证券余额中,中期票据的比重从1983年的18% 直线飙升到1990年的42%。之后的十几年中,美国中期票据在投资级别公司债务证券余额中的份额一直稳定在15%~25%之间,目前美国公司债务市场已经形成了商业票据、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券三足鼎立的态势。
2 中期票据适时推出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债市来说,中期票据是央行为弥补短期融资券的种种不足而研发的一个升级产品。中期票据的出现,不仅结束了企业中期债务直接融资工具长期缺失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市场收益率曲线。4月22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开始发布中债银行间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将原来的终点为一年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曲线延长至5年(见下图)。

中期票据的推出,是在我国特定经济环境下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2008年以来,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逐步发挥作用。为避免经济出现波动,4月初,政府又在原有的“双防“政策基础上补充提出“防止经济下滑”的新内容。而中期票据的适时推出,正是央行配合国家新的调控政策,解决银行信贷收紧的创新市场工具。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而言,正可以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筹集到资金。

中期票据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弥补了短期融资券资金用途窄、用款期限短的不足,与企业债、公司债相比,它还具备审批手续简便、零担保、发行期限灵活、发行门槛低等诸多优点。因此,中期票据一入市,就成为债券市场新的生力军,它不仅加剧了直接融资市场的竞争,而且对间接融资市场的主体——银行信贷也造成较大冲击。
3 中期票据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3.1 中期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中期票据对银行业务的冲击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