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内蒙古农业大学 计划财务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 文章从会计职业道德内涵、基本特征出发,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 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22—0052—03
1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 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诚信道德要求就越高。
1.1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职业道德是指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成员自觉接受的职业行为准则。 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和总 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1.1 爱岗敬业。财会人员要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 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强烈的事业心、责 任感做好会计工作。
1.1.2 诚实守信。 财会人员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职业谨慎,信誉至上,不畏利益所诱惑,不 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会计信息和报表面对的是社会公众,所以会计人员的诚实守信特别 受到社会关注。
1.1.3 廉洁自律。 会计人员不能见利忘义,为了谋取小团体的利益,忘记了自己应履行的职责,甚至铤而走 险。
1.1.4 熟悉法规。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组织好财务活动的同时,确 保财务活动的正确性。
1.1.5 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
1.1.6 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 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1.7 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技能。会计人员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而不断地更新知识,有关部门要给他 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继培训教育工作。
1.1.8 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 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1.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2.1 原则性。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典型特征。作为会计工作者,政策观念一定要强,要勇于坚持原则 。政策和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财会规章制度都反映 了国家、集体和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要使这些政策、法规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和 实施,必须坚持原则。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 不仅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2.2 无私性。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 切为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会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沾,一尘不 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会计工作者必须以此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坚不可摧的壁垒。
1.2.3 服务性。 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可以说,没有财务管理工作,我 国的经济建设就会瘫痪,国家财产就会受到巨大损失。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 各部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务部门之上。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务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 意识。因此,服务性是会计工作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下,会计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如何把握自己,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服务意识,是 十分重要的。
1.2.4 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企业类型多样化,会计人员所维护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还涉及到委托人与受委 托人的多方利益。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所以说,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1.3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既是会计工作中 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它体现了会 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规定了会计工作者在履行公职中“应当怎么样”、“不应 当怎么样”。这些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政策制度所不能替代的。
2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也日益 受到重视。199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明 确了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做好经济秩序的“ 门卫”,并结合形势发展,于2002年6月颁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为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形象,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了 有力的制度保证。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目前会 计职业道德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会计造假案件 越来越多,造假的数额越来越大,这些无不动摇了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信心。从20世纪90 年代的长城事件,海南中水事件,到近期的麦科特事件,银广夏事件,涉案金额巨大,涉及 面之广,都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在充分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该 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薄弱
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常面临与职业道德相冲突的情况。此时,选择的结果是决定财会人 员去留的关键。可惜的是,大多数财会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 ,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不但不坚持原则,更为违法乱纪行为出 谋划策,甚至共同舞弊,直接参加伪造,编制虚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2.2 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我国加入wto,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和经济政治环境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变化,业务水平还停留在原 有基础上,对有些新制度新规则不了解、不熟悉,对会计核算的新原则和新方法认识不全、 理解不透,不注重专业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经验的总结和积累。
2.3 违背法则,谋取私利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为了自身利益和迫于外界压力,违背了会计人员 遵守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从而客观上认同了会计 造假的行为,也助长丁歪风邪气的气焰。还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膨胀,丧失了法制观念,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将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转移到个人手 中,侵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3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实情况来看,近年来暴露出一系列的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连的审计失败的 案例,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怀疑,也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 方面:
3.1 内部原因
3.1.1 会计人员被迫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本文2010-04-27 15:51:2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6013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