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0-04-18浏览:2947下载125次收藏

**区**镇头牌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武威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为确保新农村建设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示范村工作的有序性、科学性、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头牌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基本概况  

头牌村位于**镇南端,东南与龙口、泉沟、寨子村接壤,西南紧靠金山乡,西北与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紧紧相邻,地域优势明显。毗临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便利,海拔 1700米 ,年平均气温 7.9℃ ,无霜期158天,年降雨量 160毫米 ,昼夜温差大,属大陆性气候。村内地势平缓,地块平整,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ph值7左右,极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该村属西营河灌区,地上水灌溉时间4月下旬到11月中旬。  

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 农户124户,总人口540人,有劳动力320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385亩,人均2.6亩。2009年全村社会总产值3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29元。  

(二)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村把日光温室、畜牧养殖、制种玉米、劳务输出作为重要产业来抓。截至目前,全村日光温室达到57座108亩,其中建成连片30座的日光温室示范点一个,已初步形成以辣椒为主的精细蔬菜和红提葡萄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目前计划以头牌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组建成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园区。规模养殖户达到26户,设施养殖达到2400㎡,全村牛存栏230头,猪存栏430头,羊存栏1250只,目前,正在建成一座255亩的高标准大型规模养殖场。制种玉米近年来稳定在800亩左右, 2009年全村共输出劳动力130人(次),创劳务收入95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水利设施渠系配套不完善,尤其斗、农、毛渠衬砌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日光温室示范点无电力配套设施,无水窖,管理房,冬季灌水难,严重影响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村组道路硬化率低。  

2、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全村设施农业生产虽已初具规模,但缺乏突出优势,基本以生产、销售原产品为主,村内没有相应的专业协会和加工企业,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难以扩大规模。  

3、农民科技素质低、致富渠道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能力差,束缚了生产发展,致使致富渠道狭窄,仅以传统种养业、外出务工为主业,增收速度缓慢。  

4、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村内没有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没有积累,村办公益事业发展基本上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发展缓慢,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以转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围绕 “六新一好”(探索新思路,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把日光温室、规模养殖、劳务输出作为三大支柱产业来抓,走“产业富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之路,不断优化全村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全村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引导、政策扶持,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

2、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原则。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突出本村特色,发展壮大日光温室、畜牧养殖、劳务输出三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格局,走出特色路子。  

3、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区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村内实际,分清主次,把握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全村新农村建设。

(三)目标任务

按照2010年规划起步实施,2011-2012年全面推进建设的要求,将头牌村建成**区现代设施农业和“百村万户”小康住宅示范村,具体目标如下:  

1、农村经济有新发展。经过三年努力,到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600万元,年均增长16%,以日光温室和规模养殖为主的设施农业产值达到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农民纯收入中88%以上来自设施农业,到2012年,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45元,年递增10%,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2、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按照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建设为主,劳务经济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实现户均2座棚的目标,规模养殖畜禽面积达20000㎡。其它特色种植业面积保持稳定。  

3、小康住宅建设有新突破。按照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分批建设的原则,在毗邻的太阳城办公区附近选址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统一建设居民新居,在三年内实现124户整村搬迁的建设目标。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整洁。以渠道和田间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输水渠衬砌率达到90%,实现设施种植滴灌、大田种植全膜覆盖小畦灌溉。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村组主干、支干道路硬化、绿化11公里;院区、村庄绿化率达28%以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2)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