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典型事迹报告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0-04-18浏览:2160下载166次收藏

     我县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严格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牧区公路实行的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了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确保了农村牧区公路畅通,实现了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现将我县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牧区公路基本情况

    科尔沁右翼前县(简称**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大兴安岭南麓,全县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东与兴安盟扎赉特县毗邻,南和吉林省白城市相接,西同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县相连,北靠边陲重镇阿尔山市,西北与蒙古国接壤。有国境线长32.5公里, 是自治区19个边境县县之一,同时也是自治区级贫困县。全县辖8个镇、2个苏木、1个乡、10个办事处、232个嘎查村。全县总人口近40万人。前县经济以农村牧区经济为主,分农区经济、牧区经济、半农半牧区经济。前县县、乡、村公路共计180条2348.228公里。其中:县道10条347.661公里、乡道30条722.156公里、村道140条1278.411公里,分别占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的14.8%、30.8%、和52.3%。全县实现通油路(水泥路)的苏木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和林场共有26个,占全县苏木乡镇(办事处)、国营农牧场和林场的81%。

    二、养护体制改革历程

    (一)2002年兴安盟开始实施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县交通局在改革中共接收下划留县人员127人(均为原前县公路段工龄未满9年的年轻职工)及两处道班房屋等相关资产。在没有稳定资金来源、没有可用资产设备、没有养护生产经验的“三无”情况下,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几年来多方筹措、争取和协调努力,将人员及资产进行重组,临时成立了**县地方公路段,担负着全县农村牧区公路的养护任务,实现了人员稳定、群众出行条件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二)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后,留县职工由于上级部门没有相应的安置政策,以至于职工工资、社会统筹等问题无法解决。**县交通局站在行业稳定、社会安定的高度出发,千方百计研究解决这127名养路职工的再就业安置问题,借助乌兰浩特至霍林河线公路修建的有利时机,积极筹集资金,在2003年成立了预制件厂,承接乌霍公路部分预制件生产任务。通过征求全体职工意见,将自愿上班的57名职工进行了安置,其余职工档案暂留交通局。2004年,我局在2003年预制件生产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扩大生产规模,引进路缘石机、搅拌机等设备,承接项目的能力大幅提升。

    (三)2005年,前县交通局年初组建两个专业养路道班,负责养护两条主要的县级公路,接养里程160公里。与此同时,交通局还根据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及相关政策,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将2001年改革下划人员进行一次性身份置换,解除了原有的劳动关系,此项费用资金为89万元,暂由交通局筹集垫付。同时在参与置转身份改革的职工中,采取自愿、择优的办法进行返聘,共有57名养路职工重新走上养护工作岗位,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返聘后职工的工资、养老统筹有了更好的保障,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各项生产、养护指标连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2006年,**县交通局除了保留2005年度两个专业养路道班外,还积极协调各苏木乡镇(办事处),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养护资金,苏木乡镇(办事处)与地方公路段签订养护合同,由地方公路段为专业养护单位,全面开展农村公路有偿养护工作,初步实现与全县重点苏木乡镇(办事处)协调配合的专业养护队伍机械化作业养路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养护农村公路里程近1000公里,全县农村牧区公路通行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五)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于2008年成立了**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制定了《**县农村养护养护管理体制改方案》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并先后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前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现有管理人员15人。2009年,前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按照《兴安盟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兴署办字[2008]4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典型事迹报告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