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方案
2010年**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根据省农业厅《2010年福建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决定在全市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确保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广农业“五新”技术为手段,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1.在全市12个县(市、区)示范推广超级稻100万亩,建立万亩示范区10个、千亩示范片12个、百亩示范片140个(见附件1),带动超级稻大面积高产,平均亩产比一般杂交稻组合增产5%以上。
2.在全市12个县(市、区)示范推广再生稻34万亩,建立百亩示范片10个,带动再生稻大面积高产,再生稻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见附件1)。
(二)产量指标
1.超级稻
(1)万亩示范区:中稻、单晚稻、烟后稻、再生稻头季亩产600公斤以上。
(2)千亩示范片:中稻、单晚稻、烟后稻、再生稻头季亩产650公斤以上。
(3)百亩示范片:中稻、单晚稻、烟后稻、再生稻头季亩产700公斤以上。
2.再生稻
百亩示范片再生季亩产300公斤以上。
三、实施内容和重点工作
(一)实施内容
1.示范优良品种。各地要根据示范片生态特点,超级稻选择农业部认定和省推荐的ii优航1号、特优航1号、d优527、ii优明86、准两优527、d优202、特优627、ii优航2号、d奇宝优527、ii优1273等超级稻组合3—5个作为主推品种。再生稻选择品质优良、再生力强、抗病性好的超级稻组合或金明优100、佳辐占等品种。
2.集成高新技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要求,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稻作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对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创新。主推强化超高产栽培、轻简栽培、免耕抛秧、旱育秧、机插机收和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等技术。
3.病虫草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区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稻田养分构成和超级稻、再生稻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2010年全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方案
本文2010-04-16 09:14:53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