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为充分发挥教育在新**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实施教育强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昆明市**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区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六年在昆明市县区级教育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一等奖。我区教育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是:
(一)倾斜弱势,全方位巩固义务教育
1. 深入贯彻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2005年在提前实现“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三免一补”政策,到2008年,不仅实现了农村、县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全免费教育,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通过开展“建好一个基地、办好一个食堂、救助一批学生”的“三个一工程”,降低了学生生活成本,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2.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 “十一五”期间,共计招收15695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其中12068进入公办学校、3627名安排进入民办学校,新建的城市希望小学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全区小学生总数32966人的47.61%。招收7861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中学学校就读,占年度新招生总数28282人的27.80%。对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小学800元/生·年、初中1000元/生·年的标准进行补助,资金由区级财政承担。
3.全力实施城市学校扶贫济困工程。免除2365名城市贫困家庭、低保家庭、困难职工子女、孤儿、残疾儿童杂费和补助课本费共计105.5万元,补助2180名高中贫困学生共计93.3万元。
通过艰苦努力,实现了全日制办学的目标,小学辍学率保持为零,小学合格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保持在99.5%以上。中考成绩稳步提高,高规格、高标准巩固了“两基”成果,受到上级的多次表彰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二)统筹规划,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1.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教办幼儿园全部晋升为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于2008年成立的**区幼儿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了优质幼教资源对全区幼儿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民办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14720人,占全区在园儿童的84.42%,基本实现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截止2008学年全区学前教育入园入班率达92.01%。
2.普高教育突破瓶颈。从2004年开始,区财政先后投资2.5亿元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依托名校优势,创新体制,突破瓶颈,高质量建设北师大昆明附中。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中首届
高考上线率94%、重点率 20.43%,带动全区办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努力,全区高中规模迅速扩大,高考上线率从2007年的66.88%、2008年的71.05%,到2009年达到82.72%,高中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了较大转变。
3.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通过树立大职教观,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普教与职教的均衡发展。2007年依托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口大中型企业成立**区海口工业学校,2009年成立**区职业教育中心,超额完成招生计划,2009年度招商引资3.3亿元建成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截止2009年,全区共有公、民办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1605人,占全区中等教育学生数的近60%。
4.民办教育羽翼渐丰。通过依法审批、规范管理、目标考核、优胜劣汰,截止2009年,全区共有民办学校129 所,在校(园)学生43576人,占全区在校学生数的43.5%,初步形成了一支与公办学校比翼齐飞的民办教育队伍,招商引资6000万元建成的**区海贝中英文中学成为民办教育的典范。
(三)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确保山区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实行了山区教师生活补贴制度,另一方面,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办本科学历提高班,从2006年开始区教科研中心实施了山区教师素质培训工程,定期组织山区教师培训,切实稳定了山区教师队伍,提高了水平。
2.确保师资队伍培训系统工程的有效实施。五年间,通过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办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投资1600万元建成全国一流的**教育网,以及校级干部的异地培训制度化等培训
某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本文2010-04-09 08:35:42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