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十二五规划
**县民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民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努力解决民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科学发展水平,更好地为建设经济强县、构建和谐**服务。
今后五年,我县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不懈努力,基本实现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和工作手段现代化,使民政工作的总体布局更加科学,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支撑条件更加完备,发展后劲更加坚实,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各项民政事业协调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是: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要坚持把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摆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覆盖整个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要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努力改善供养条件,使全县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参加合作医疗的入门费,帮助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在“十二五”末人均达到10元以上。加大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解决边缘群体因病、因灾或因子女上学等而遇到的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二、加强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救助水平
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健全减灾工作机构和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协调能力。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扩大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在全县26个乡镇已建立物资储备点的基础上,完成剩余7个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逐步完善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相适应的救灾资金保障机制,足额列支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确保救灾工作需要。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农民安居工程建设,到2015年基本消除农村无房户、茅草房和地质灾害区危险房,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民主自治
县民政局十二五规划
本文2010-04-08 22:28:42发表“工作计划”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