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层劳动保障建设纪实
让民生服务无限延伸——**县基层劳动保障建设纪实
破解民生难,当从何着手?
近年来,**县劳动保障局把“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平台”作为实践载体,明确提出:劳动保障所是劳动保障系统深入基层的触角,是适应劳动保障工作新形势的载体,是实现各项服务功能、保持自身活力的“加速度工程”。在此指导思想下,新措不断,基层基础工作有力推进;亮点纷呈,民生服务再上台阶。
工作靠前指导,打造群众工作“功夫军”
“服务高效,作风过硬”,是**县广大农民和企业职工对劳动保障所的总体评价。柏庄供销社下岗职工石成效说:“我们一家有好几名下岗职工,几年来,由于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保障所干部数次上门服务,还把最新的政策打电话告诉我,保障所就是下岗职工的娘家,我信赖”。他的话,代表了许多基层服务对象的心声。这一切,源于局党组“工作靠前指导,打造五型干部”的实践。
2006年,局党组在充分调研掌握下情的基础上,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保障所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了“十项职责”。并经常召开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理顺工作关系。班子成员根据所分管业务,针对具体情况靠前指导,切身感受实际困难,使基层所逐步达到了“功能完善、运作规范、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目标,形成了**县劳动保障所特有的经验。
和老百姓面对面服务,没有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是不行的,在基层干部选用上,局党组把打造“思维型、实干型、创新型、学习型、廉洁型”干部作为基本原则。一个目的,就是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目前工作在基层的81名工作人员,全部通过选聘和考录的形式上岗,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1人,平均年龄为34岁。上岗前,全部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上岗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业务技能培训、业务交流、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和各类联欢活动,确保素质过硬,与时俱进。经过几年来具体、细致的工作厉练,保障所干部形成了严谨、扎实、勤奋、敬业的过硬作风,扎根于群众之间,赢得了深厚的群众工作基础。
资源向下倾斜,建造基层服务“桥头堡”
2009年10月,8台高配置电脑、打印机送往各乡镇,这已是为基层保障所配置的第三批办公设备。至此,电脑基层覆盖率已达80%,而2010年,全部基层保障所将实现办公联网,信息共享。**县劳动保障局把保障所建设作为基层工作的“桥头堡”,尽最大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对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并倾力支持,切实改善了基层工作环境和条件。
近几年,基层所依据“十项职责”,衍生出多项服务载体,通过这些载体,在为返乡农民工、下
县基层劳动保障建设纪实
本文2010-04-06 09:30:31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