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农作物抗旱综合技术方案

栏目:策划方案发布:2010-03-28浏览:2418下载297次收藏
为切实抓好农作物抗旱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粮食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小春粮食作物
  1. 浇水保苗。有水源的地方浇水灌溉在霜化以后进行,采取肥水齐攻的办法,进行麦类拔节肥、油菜苔肥、蚕豆花肥追施,小春马铃薯应适当推迟破膜放苗时间,利用地膜保护土壤墒情,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2.加强田间春管。对于缺肥的地块,及时喷施尿素水和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蚕豆及时整枝摘心促早熟。
  3.病虫害防治:抓好大、小麦锈病、油菜蚜虫等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4.对干旱绝收的田块,指导农民改种补种豌豆、马铃薯、蔬菜、玉米等早春作物。
  (二)大春粮食作物
  1.针对今年大春作物播种时节雨水偏迟的情况,应选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稳产品种,尽量避免后期低温冷害影响,确保粮食丰收。
  2.推广抗旱节水育苗技术,做好抗旱等雨移栽准备。水稻推广钵盘旱育技术,地膜覆盖苗床保温、保湿,培育壮苗。针对等水移栽的大田,采取适时推迟育秧时间,稀播培育长龄壮秧,化学调控延长秧龄,两段寄栽等技术保障栽插;玉米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幼苗2—3叶时,可采取喷施“多效唑”等措施蹲苗,等雨移栽。
  3.适时整地理墒,保持土壤墒情。水稻提倡三旱整田(即旱施耕、旱找平、旱打埂),然后实施浅灌栽秧,移栽大田时适当增加移栽密度来保证穗数;玉米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理墒,透雨过后,及时覆膜保墒,适时破膜栽种; 大春马铃薯提倡采用无病大整薯播种,采取平整、镇压种植方式,提高抗旱能力。
  4.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抵御干旱灾害。在低热河谷地区推广玉米套种花生或红薯的种植模式,中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豆或魔芋的种植模式,高海拔区域推广玉米套马铃薯等种植模式。
  5.因地制宜,合理改种。不能保证正常栽种的水田,及时改种旱粮作物;因缺水推迟种植的旱地,改种马铃薯、豆类等需水量小,抗旱能力强,生育期短,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作物。
  二、经济作物抗旱技术措施
  (一)蔬菜
  1.合理安排茬口,保障市场供应。随着干旱的延续,近期本地蔬菜上市量不断减少,菜价有开始上行的趋势。各地要充分利用菜地倒茬换茬的空隙,抢播一茬小白菜等短期叶菜类蔬菜,增加市场叶菜供应量。
  2.改进播种方式,节约用水。能实行育苗移栽的品种尽量实行集中育苗、营养块育苗、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尽量减少直播面积,减少用水量,然后再分散抗旱移栽,节水浇灌,提高水利用率。
  3.增加覆盖,减少蒸发。蔬菜育苗多采用小拱棚等抗旱育苗设施;大田栽培采用地膜覆盖,露地栽培蔬菜也可用杂草、树枝覆盖,既能遮荫又能保湿抗旱,但需掌握好厚度。
  4.确保重点,适时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农作物抗旱综合技术方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