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一、贫困乡、科技扶贫、农科推广,(一)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建立了“三个一”;(二)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支部+协会+农户”农技推广模式。二、两种技术服务模式的不同优势:首先:党委政府的有力保障。其次:链条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更广,渗透性更强。第三:整合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来组建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第四:政府主导可以发挥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第五:强调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辐射效应。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是强化领导作用,二是统筹兼顾,三是重点考虑基层农民技术推广员队伍的培育,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条件成熟时应推向市场,五是因时制宜的构建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六是创造条件,细化技术服务。七是缩短农技推广周期。
关键词:贫困乡 科技扶贫 农科推广 两种类型技术推广服务链
正文:**乡位于寻甸县西北部,东连本县凤合镇,西接本县倘甸镇和禄劝县转龙镇,北邻东川区红土地镇,距省城昆明 165公里 ,距寻甸县城117公里,地处东经102°43′—103°33′,北纬25°20′—26°5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 16.7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14.2公里 , 国土面积165.9平方公里;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地貌复杂,主要土壤以黄红壤、红壤为主。境内最高海拔达 3261米 ,最低海拔 2110米 ,海拔高差 1051米 ,平均海拔 2735.5米 ;由于受乌蒙雪山的影响,云雾多,气侯冷凉,气温差异大,年日照时2101.8小时,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 12.5℃ ,年平均降雨量1334毫米;植被以云南松、华山松、灌木林为主,森林覆盖率48.6%。全乡辖8个村委会,95个村民小组。2008年底全乡共有3288户、12872人,民族类别主要有汉、彝两种民族,其中彝族3197人,占总人口的2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3‰。
历届党政领导,一直积极倡导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并在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上进行探索总结。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一、两种技术推广模式情况
(一)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乡政府根据“科技兴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12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 、“ 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第一个“一”是: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由各村推荐的5-10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100人的科技服务队。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服务中心还挑选了**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泡核桃” 、“雪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中心聘请专家,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第二个“一”是: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乡为发展马铃薯产业,与云南师范大学科学社会管理学院从2005年就开始合作进行科研探索,同时邀请请省市县各方面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马铃薯示范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第三个“一”是:建设一个科技示范基地,让农民有了学技术的样板。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经过多方论证和积极争取,根据农业部要求和省农业厅安排,寻甸县09年组织开展以“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示范区”为主要内容的马铃薯“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区落户**乡,实施内容为:在**乡松棵村委会建200亩核心区,在北河村、村松棵村建2000亩展示片,北河村(2000亩)、松棵村(3000亩)、马店村(2000亩)、落水村(3000亩)建成万亩示范区。在项目区推广“合作 88” 、“威芋3号”、“滇薯6号”、“km—4”主导品种,通过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测土配方等项目的开展,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在生产中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生产指导和服务,统一配方施肥,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有机肥,确保示范区高产马铃薯为优质绿色食品,并力争统一订单销售。按预计,项目实施后,可实现项目区农民纯增收300万元。
在云南省农业厅、昆明市农业局、县农业局的指导帮助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乡农业科的认真工作,涉农40户的“百亩核心区”、179户的“千亩展示片”、1550户的 “万亩示范区”任务落实到位、指标超额完成、全程科学管护、示范效果明显。
2009年7月9日 起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县农业局、审计局、财政局的专家和领导到我乡实地进行产量收测,经实
乡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2010-03-25 15:29:17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515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