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州发展生态经济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通州发展生态经济的调查与研究
绿色生态,是通州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如何依托我们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生态促发展的新路,是值得深思探讨的课题。为此,通州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就我县生态经济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一、对通州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据调查,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通州生态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丰富经验。特别是通州被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以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振兴通州经济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出路,全县上下不断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中心,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特色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有些产业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县经济形势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可喜变化。在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改造和关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落后产业的同时,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从园区、景区、基地以至企业已经和正在进行生态化改造,如两个工业园区对入园企业在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率及废物排放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控制要求和准入标准。经过多年的产业生态化探索和调整,通州基本确立了以绿色有机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向。
2.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加大。特别是近几年,通州利用举办奥运会和国家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利契机,加大了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升级改造的投入力度,对几个重点旅游区、自然文化保护区进行了大景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基地的建设规模;加快推进了金锣湾商贸中心建成开业,县域内现代商业形态已基本形成。以上各项工程设施实施和完成,极大地增强了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在北京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州作为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通过实施太阳能综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地热综合利用、多元化集中供暖和风力发电等工程,极大地丰富了通州生态产业的发展内涵,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确立了以节能环保和再生能源为优势产业先行的主导地位。
4.经营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和民间作为投资主体的实体经济正在从工业向其它产业发展和延伸。从近两年投资情况来看,单项投资规模不断增大;投资模式和企业治理结构更趋合理;投资方向与地区生态功能定位更加贴切、追求目标更加长远;投资拉动效应不断提高,特别是与农民种养殖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作用开始显现。
5.产业规划布局更加合理。我县在注重发挥入区、连片、集中发展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产业布局也基本体现了集中与分散的科学统一,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如,经济开发区为企业职工集中解决食宿等生活问题,节约建设用地近100亩;同时有多家入区企业建立了水资源重复利用系统,为开发区生产废水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体系 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对通州生态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
生态经济是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内容,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经济规律、系统工程和法规政策等方法来经营和管理各个产业,达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好的目的,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生态经济,是落实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通州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从通州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总体思路出发,紧紧抓住经济总量不足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实现以生态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一轮快速发展,为建设富裕、宜居、文明、和谐新通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发展生态延伸型产业。把产业理念引入生态建设,派生和延伸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有:一是生态建设与种养业相结合。在植树造林和更新改造过程中,从单纯植树造林向绿化多样性发展,因地制宜调整绿化结构,发展干鲜果品、中草药材、牧草、养蜂等具有经济效益的种养业,绿化山川,发展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同时,充分利用水利等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蓄能发电等产业。二是生态建设与加工业相结合。在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种养业的基础上,努力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果品、药材、木材等相关产品加工业,实现新的经济扩张。三是生态建设与旅游业相结合。把生态建设作为旅游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使生态建设具有园林景观、文化娱乐、观光采摘等特色功能,提高生态建设利用水平,打造山川秀美的新通州。
2.发展能源利用型产业。通州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具有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产业的良好条件。一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加强同电力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地热、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光热发电、水利发电等新型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成为集开发利用、技术研发、设备生产、试验推广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二要实施新能源利用普及推广进单位、进企业、进家庭等工程,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对能源利用消耗多的大户,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提高新能源利用率,这样既有利于做大新能源产业,又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
3.发展环境保护型产业。遏制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含量高,前期投入大,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领域,要制
关于通州发展生态经济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2010-03-19 23:18:43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93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