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0-03-14浏览:2613下载143次收藏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支持监督下,镇人民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特镇、环境美镇”的战略目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体制调整、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动员和组织全镇人民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圆满和超额完成了镇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一、凝心聚力抓要务,镇域经济较快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严峻形势下,镇人民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狠抓发展要务,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全镇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9年全镇gdp实现44081万元,同比增长16.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4.6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6元,比上年增加468元;银行存款比年初净增654万元,贷款余额4038万元,同比增长15.8%。  

(二)工业实现强劲增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克服了资金短缺、市场疲软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镇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8.84亿元,同比增长32.8%;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3.01亿元,同比增长38.5%;规模工业销售收入8.82亿元,同比增长38.9%;规模工业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30.4%。  

规模企业愈做愈大。坚持扶优扶强策略,以项目为抓手,采取加大投入、项目牵引等措施,镇内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石牛集团新威公司投资960万元完成了“磷酸氢钙四改六”工程;投资270万元实施了高效滴灌肥map生产技术二期工程;三力公司投资980万元改进了硫酸制酸工艺,投资950万元完成了硫精砂制酸配用硫磺工程项目;氮肥公司投资950万元实施了碳铵扩产工程项目;正威公司投资960万元完成了复肥生产线建设工程,投资970万元新上新型有机肥生产线;宏源生物公司投资600万元实施了辣椒碱提取工业化装置扩能项目;春阳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开发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远达耐材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粉状石墨生产线扩建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全镇规模企业的产值、效益都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  

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在抓大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现行国家政策,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平康、红和、高威机砖厂紧抓市场行情,投入资金200万元进行砖窑体及砖坯生产线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童家石材厂投入资金150万元扩建石材深加工车间,为提**材的附加值打下了基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镇域经济又一个强劲增长点。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制度,建立分级负责、协调有序、高效运转、保障有力的运行机制,全方位多层次为企业服务,形成“全力抓工业,全民为工业”的良好氛围;组织、协调派出所、经济发展办、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厂区及周边地区的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创建“平安厂区”,为企业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农业工作稳步推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科技示范带产业、规模发展增效益,不断强化惠农强农措施,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特色农业初具雏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原则,在资威路沿线建成1110亩的枇杷种植基地,在内威路沿线建成1000亩核桃基地,引导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泡桐村进行了观赏鱼养殖试点,巩固和完善了云峰农业、朝新果业、绿荫苗圃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了银利养鸡、友金养殖等种养殖大户11户,3000亩稻鱼、4000亩桑园、3000亩辣椒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强农惠农力度加大。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种子直补、小麦直补、油菜直补、粮食综合直补和退耕还林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全年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224万元,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农业设施显著改善。结合川中农业综合开发和日元贷款项目,新建了150口蓄水池、46口山平塘、8.77公里渠道、8.3公里机耕道、23.1公里便民石板路。充分发挥便利的交通优势,建设成了以资威路、内威路沿线为重点的示范新村,泡桐、兰田、升子、禾丰、止马、石牛、刘家、陈家等村新建成新型多功能民居68户;投入资金160万元,实施了资威路沿线村社的226户农村房屋风貌改造,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良种良法普遍推广。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良种良法的推广率和粮食单产率,在止马村完成了180亩优质高产水稻示范,在禾丰村进行了无公害有机稻试验,全年推广旱地育秧14300亩,地膜覆盖玉米1200亩,良种良法的普遍推广和运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继续把招商引资放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通过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637万元,超额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增加了镇域经济总量。  

二、统筹兼顾促和谐,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不断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在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全力做好各项社会事业,使全镇人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筹措资金170万元,完成了镇初中校650平方米女生宿舍和镇中心校96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全镇幼儿教育、初中、小学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同类镇第一名,小学、初中教育受市上表彰,初中升威中重高达35人,创历史新高。建成了市级示范幼儿园。  

(二)城乡环境明显好转。以“七进”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投资60多万元对场镇街道进行了整治维修;完成了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整治了以街代市、撑杆搭棚、占道经营等问题;加大了对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摊位乱摆、建筑物乱堆、标语乱贴等“五乱”的治理力度。全年共清除垃圾1800余吨,清除“牛皮癣”300余处,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80处,新增设垃圾筐140个、果皮箱20个,新建垃圾池20个,改造公厕3个,新建垃圾库1个,增加标线标牌12处。进一步完善场镇管理制度,建立了场镇保洁制度,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安全生产不断加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最大效益的意识,建立健全了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限期整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积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大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力度,组织公安、工商、教育、交通、卫生、电力等部门对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为零。  

(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镇全年新增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新迁入集镇人口428人,完成集镇建房面积1.2万平方米。成功通过“省级卫生场镇”的检查验收。  

(五)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30余万余元新建300平方米的镇文体站,在石牛村投入2万元新建一个农民健身场,完善了20个村农村书屋建设。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6.1公里的高泡路二期工程、4公里的黄达路建设,石牌村3.2公里的办下路正在紧张施工之中。修建了**客运招呼站。全镇新修石板路21.1公里。  

 (六)计生工作得到巩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共出生人口41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9.5%。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优质服务不断深化。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奖励扶助政策,按时完成了201名继续享受奖励扶助对象的年审工作,做好了32名新增符合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和5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摸底、调查取证、复核及申报工作。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  

(七)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突出以“防”为主,狠抓“大宣传”、“大防控”、“大调解”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村调解会、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处置“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全镇信访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的安全感与日俱增。  

三、关注民生顺民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坚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动摇,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取向,认真办好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一)民生工程推进有力。一年来,全镇实施了民政、卫生、教育、计生、残疾人救助等民生工程,通过“一卡通”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400多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三万河自来水厂建设、达木河水厂扩建和**场镇饮用水源建设工程。开展了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完成了残疾人二代残疾证换证工作。  

(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扩大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保覆盖面,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保障水平。投资改善了敬老院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保证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8%。办理城镇医疗保险2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