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倾力应对综合减灾(人民日报专访)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13下载286次收藏
 


8月16日,重庆112路公交车里,乘客正感受安置在车厢内的“冰桶”带来的清凉。本报记者 崔佳 摄

持续两个多月来,重庆、四川出现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目前高温和旱情仍在持续……记者就此专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董文杰

四川和重庆出现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高温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和副热带高压的双重控制

记者:最近,中国气象局派抗旱工作组赴重庆、四川开展工作。作为工作组组长,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董文杰: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地党政领导的车后面都装满了水桶。我看到他们的车一到村子里,老百姓就拿着水桶来取水……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当地政府除用消防车等每天两次给山区百姓送水外,还规定凡去农村的领导干部必须给老百姓带上水。这一方面说明旱情似火,极端高温威胁很大;另一方面说明政府以人为本,把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

记者:这一带大旱是否与三峡水库有关?

董文杰:应该没有关系。对于川东、重庆地区而言,高温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和副热带高压的双重控制。此外,我们应该看到,除四川和重庆干旱,我国其他地方、其他国家也有不少高温干旱事件。7月底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很多地方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可见,高温干旱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与三峡水库很难拉上关系。

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呈现强度大、频次高、范围广等特点。西安、石家庄的炎热程度已不亚于南京等传统四大“火炉”

记者:近年来,全球极端高温事件并不少见。一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董文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发生,呈现出强度大、频次高、范围广等特点。首先,极端高温事件强度越来越大,全球极端高温及高温日数屡创纪录。我国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20多个台站实测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003年夏季,浙江出现了长达近两个月的极端高温天气。

其次,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越来越高,部分地区甚至年年都遭受袭击。欧洲极为罕见地在2003年、2006年发生了两次强度极强的高温热浪。从1999年至今,我国华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持续10天以上的强度大、范围广的极端高温天气。

第三,极端高温热浪袭击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原先比较凉爽的欧洲、美国、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倾力应对综合减灾(人民日报专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