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全球变暖的另类解读(董德辉)
不断变化的地球
2005年,台湾的基隆地区出现了有气象测站以来的最高温纪录(约38℃左右),南美洲巴西的圣保罗也度过75年来最热的冬天(气温高达42℃),还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暖冬。这是不是表示地球愈来愈热呢?
在正式解答地球是不是愈来愈热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说明一点。科学家有特别的模式可以计算每年全球平均温度,所以我们判断地球的冷热,主要是依据这些经过计算的资料,而不是个别地区的创纪录高温。事实上,在某些地区创下高温纪录的时候,也有不少地区正在经历创纪录暴风雪的侵袭。所以,即使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也不表示全球每一个地区都变热了。
地球已经有46亿岁那么老了,在这么漫长的历史中,地球曾经很冷,也曾经很热。科学家估计,地球从诞生以来,经历了35次冰期,冷热起伏不定,最近一次冰河时期也是1.8万年前的事了。不过从脱离冰河时期以来,整个大气温度还是冷暖交替出现的,变化可以达到4°c到5°c之多。事实上,现在的气候还不是1.8万年以来最温暖的时候,像距今6000到4000年前就比现在还要暖和,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的数百年间(15世纪到19世纪初),地球也经历了一次小冰河期。从树木的年轮、南北极冰层中的气泡、珊瑚和深海物质等自然遗迹遗留的种种线索,或是各种过去人类留下的书面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从前地表温度的变化。
自从《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后,加上好莱坞电影《后天》的推波助澜,“全球变暧”成为21世纪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此不仅仅是专家口中讨论的专有名词,甚至一般民众也能朗朗上口,成为时下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
全球变暧的概念最早是美国气象学家詹姆士·韩森于1988年6月在参众两院的听证会上提出的,当时他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温度会上升0.35℃,但是实际却只上升0.11℃。
我们可由以下的实例发现全球变暧的证据: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圣塔菲市附近印第安保留区发现阿那萨西族(anasazi)遗址,该种族于距今1万多年以前建立了相当先进的文明,当时其农业、畜牧业、教育等皆很有成就,但是,在800年前该王国突然分崩瓦解,居民抛家弃祖不知所终。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该种族突然瓦解主要是受到长年干旱、五谷不生的影响,大家吃不饱无以为继,因此只有出走一途。同样的,中南美洲玛雅文明的消失,可能也是受到长年干旱影响而集体迁移,现今只留下一些金字塔状的古迹供游客凭吊膜拜。所以,我们不禁怀疑:现今的气候真的比800年前更热了吗?现今所谓的“热”与800年前的“热”相比较是否具有相同的意义呢?30年前的上世纪70年代,科学界曾经盛传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期,因此,大家皆关心北极的冰原是否会增加,但是,现今却反过来担心北极的冰山是否会因为气候变热而融化变小,并使海水面上升,甚至忧心格陵兰岛会变绿(天气变热,树木增多),还是会变白(天气变冷,积雪更厚)。其间的差异,岂不令人玩味!
地表的温度变化
全球变暧是一个理论,因为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及某些其他的气体(如ch4、n2o等)会增加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此系所谓的“温室效应”。
一般而言,对于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并造成地表温度变化的原因,大致上可归纳出以下几点:(1)气候内部系统的自然变化;(2)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得气候因为辐射作用力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依据ipcc的报告,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以及cfcs等;(3)太阳入射角变化或火山爆发产生之悬浮微粒影响,造成辐射作用力的自然变化。自工业革命之后即上世纪80年代之后,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地增加,使得地表平均温度自1980年至1995年上升了0.3℃~0.6℃(ipcc,1995),所以,目前一般预测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若增加两倍时,全球的温度将上升1.5℃~4.5℃(ipcc,1995)。但是,事实上是否真的会如此呢?我们由1880~2003年地球平均温度记录图得知,自1890年以来地球的温度就持续地上升,至1970年以后则呈现快速上升的现象。由于此时是工业化最鼎盛的时期,因此,对于1970年之后地球温度快速的上升,皆归咎于二氧
《科学时报》:全球变暖的另类解读(董德辉)
本文2010-03-12 22:54:4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