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解决环境污染需引入绿猫理论
近日,联合国发布报告称,虽然中国在普及供水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中国的河流湖渠遭到了严重的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染。水污染和缺乏清洁饮用水问题亟待解决。
实际上,水的普及性供应的确同水的污染是相关的。中华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博士告诉笔者,从逻辑上讲,水供应到一阶段就会产生污染性缺水。道理很简单,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南方丰北方匮,但现代工程技术可以克服这个地理区位上的问题,比如中国耗资600亿美元的南水北调工程。但水资源的长距离调配,水供应的急剧普及,必然产生消耗问题,工程污水排放问题和新的衍生污染物问题。而且,水务部门既管供水也管排水污水,自然希望两头都做大,更多的供水(工程型)会带来更多的污水(更多的污染),在这个过程中,水质就被牺牲了。相反,节水原本是推进水质改善的力量,但是,它显然不符合部门利益,所以节水的严厉性和紧迫性其实是被削弱了。这个有趣的“水的辩证法”揭示了污染自我强化的机制。
不仅如此,环境污染问题的另外一个自我强化的机制更为重要,是一些知识精英的迁移和国家智力资源的耗散。最近,纽约时报专
《21世纪经济报道》:解决环境污染需引入绿猫理论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22:54:3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5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