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我国的能源形势看EMCA的平台机制(韩晓平)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88下载191次收藏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何青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国在沿海地区建了16个天然气(lng)站,按规划建成后却发现没有气可输送进去。前段时间中海油在澳大利亚的高庚气田与日本竞争,日本出到7美元/桶油当量的离岸价格,中国只出到4美元/桶油当量。我们相当于1.1元人民币/立方米,日本相当于1.9元人民币/立方米,差距相当大。由于价格的原因我们没有拿到这个资源,由于没有拿到这个资源,广东天然气站二期工程现在还落实不下来,还要去找其它的气源。从所有的这些迹象看,天然气价格和其它资源的价格一样,都会不断地上涨。我国一些地方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开始调整,北京的天然气大概平均上涨了0.22元/立方米。从趋势看,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还要涨得更多,以后所有的城市都要涨。像郑州、乌鲁木齐、西安等这些靠近气源的地方反而缺气,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些城市的天然气价格都比较低,因此可以认为是天然气供应商因为无利可图造成供气积极性较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电、水等所有资源的价格都有上调的压力。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有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资源价格最终要同国际并轨,也只有跟国际并轨才能创造出“低谷效应”。什么叫“低谷效应”?就是水往低处流,资源往价格高处走。你出的钱多,资源就会流向你这里,你就比较安全。所以,必须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承受更高的能源价格。也只有能够承受更高的能源价格,我们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才会有保证。我不太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必须加速中国自己资源的开发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认为“中国要立足国内资源”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工厂,向全世界提供商品,我们为什么要拿我们自己子孙后代的资源来满足全世界的经济繁荣呢?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而且我们发现,中国自己的资源价值是被低估了的。刚才讲了油的问题,我们的油是怎么来的呢,是靠拼水、拼电、拼煤、拼减免税得来的,而我们的油价却完全没有反映出实际成本。如果反映实际成本的话,我们的能源价格可能比国际价格还要高。拼资源的思路为中国经济埋下了很多祸根,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能源价格承受能力,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问题。

提高承受能力的关键是要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日本为什么能够接受这么高的天然气价格?1.9元人民币/立方米是澳大利亚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从我国的能源形势看EMCA的平台机制(韩晓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