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任勇 俞海 冯东方 孔志峰 高彤 杨妹影)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51下载186次收藏
 

要点导读:在我国构建一个发挥路线图作用的战略与政策框架非常重要。针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政策障碍和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战略与政策框架应该包括7个部分: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步骤,优先领域,法律和政策依据,补偿依据和标准,政策手段,责任赔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等。

在我国着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期,构建一个发挥路线图作用的战略与政策框架非常重要。针对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政策障碍和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战略与政策框架应该包括7个部分: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步骤,优先领域,法律和政策依据,补偿依据和标准,政策手段,责任赔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步骤

战略定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完善环境政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目标:解决诸如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恢复、改善、维护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战略目标是调整这些领域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促进和谐发展。工作目标是,争取用5~8年的时间,建立起中国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使生态补偿政策效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一致。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以调整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为核心,以内化相关生态保护或破坏行为的外部成本为基准,以经济激励为目的,坚持“受益者或破坏者支付,保护者或受害者被补偿”的原则;二是以改革和完善现有相关政策为基础,逐步建立新的补偿制度。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步骤: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优先领域,开展国家级和地方级试点示范,重点摸索建立上级政府协调机制、地方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政策经验。同时,在国家层面,研究改革重要公共财政政策(如财政转移支付),研究制定国家建立生态补偿综合指导政策(如国务院相关文件)和一些新的公共政策(如国家生态补偿专项),研究建立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重要问题。在试点示范和专项研究的基础上,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国家生态补偿的关键政策,并逐步形成体系,开始全面推进生态补偿工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先领域

根据问题的自然属性及公共物品属性等特征,我国的生态补偿问题可以划分为国际生态补偿和国内生态补偿两大类。国内生态补偿问题主要包括四类:区域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和生态要素补偿(如资源开发、森林等)。

根据这些补偿问题的相关性、机制建立的难易程度和各主体的责任划分等因素,近期国家应重点解决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跨界中型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为重点。地方政府主要建立好城市水源地和本辖区内小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配合中央政府建立跨界中型流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任勇 俞海 冯东方 孔志峰 高彤 杨妹影)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