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时报》:长江豚类困境敲响生态警钟(王丁)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183下载281次收藏
 

王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学位委员会副主任、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从事白鳍豚、江豚和其他一些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今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为了对目前长江豚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在农业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我们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瑞士六国的鲸类专家,进行了“2006长江豚类考察”。此次考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次大规模的豚类考察

白鳍豚和长江江豚是生活在我国长江中的两种珍稀动物,我们把它们通称为长江豚类。长江豚类是长江水生生命系统的旗舰物种。白鳍豚是仅生存于我国长江中的一种极为珍稀的淡水豚类动物,它的消失不单单是一个物种的灭绝,也将代表着哺乳动物中一个科动物的灭绝;尽管相对而言,江豚是一个广布种,但长江江豚的消失将是唯一一个江豚淡水亚种的消失,因此长江豚类保护工作的本身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此外,作为长江环境的指示物种,长江豚类对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长江豚类处于长江生命链条的顶端,对长江生命系统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很容易沿着水生食物链在豚类体内逐级积累,因此豚类被认为是淡水水体污染物的“放大镜”,对于淡水水体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而且,由于长江豚类处于长江营养级的顶端,水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都可能会对豚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长江豚类对维持长江水生生物群落的稳定可能也具重要作用,作为顶级捕食者,它们对低营养级物种具有调节作用,可以通过抑制一些优势物种对其他同营养级物种的竞争作用,使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保持稳定。因此,一个豚类种群的存在和生存状况可以反映出其所栖息的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令人失望的考察结果

然而,目前长江豚类种群迅速濒危的现实却印证着长江生命系统逐渐衰退的过程,它们在长江中的日渐濒危也预示着被称为“母亲河”的长江将渐渐失去生命的气息。

本次历时近6个星期的考察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结果多少令人有些失望,但是也在预料之中,说明白鳍豚确实已经极度濒危。不过,很多媒体据此报道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个结论还缺乏科学依据。首先,此次考察采用的双程截线抽样法不能确保会记录到所有动物个体,加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科学时报》:长江豚类困境敲响生态警钟(王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