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水利志:历史可以照亮未来
水利部办公厅主任 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顾浩
记者不久前在贵州召开的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截至2006年12月底,除太湖流域管理局因成立较晚外,各大流域机构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编修工作全部结束,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江河水利志志书体系业已形成。
现代水利周刊:社会舆论关注到,您最近谈到水利系统已顺利完成新中国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编修工作,这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何?
顾浩:社会舆论的关注体现了社会对水利的关心。新中国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的修编工作始于1982年。头10年间编修工作形成了一次高潮,但1992年以后,修志工作—度滞缓。直至2001年7月,水利部下发《关于加强江河水利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并部署了江河水利志工作的调研,江河水利志工作才得以继续稳步有序地开展。2003年7月,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同年11月在四川都江堰召开的全国江河水利志工作会议部署了加快第一轮修志工作,决定我国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的编纂工作于2006年12月结束,在有条件的地区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2004年11月,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在浙江绍兴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江河水利志编纂导则》和《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则》,为第—轮修志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2006年年底,除一家流域单位因工作机构成立较晚外,各大流域第一轮江河志编修工作全部结束。
历时25年,凝聚了全国水利系统几代人、上万名修志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编修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全国各地共编修各类江河水利志书1940部。其中流域级、省级、地级和县级江河水利志书1589部;水利工程志、水文志等专志以及年鉴、水利大事记等,共351部。编修完成提交出版的共680部,占全部志书的35%;内部刊印的569部,占29.3%。其中精品志书纷呈,《黄河防洪志》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江志》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一大批优秀志书获各种奖项。同时,志书收藏和共享工作得到加强。水利部江河水利志收藏馆于2001年开始正式征集和保管江河水利志书,目前已有1500多册江河水利志入库。传统的江河志、水利志的抢救性整编和数字化工作在水利部前期、科技部基础平台建设和江河水利志专项的支持下,经过5年的工作即将完成,今年将提供社会共享。
现代水利周刊:您如何评价我国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编修工作取得的成果?
顾浩: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篇卷浩繁,质量可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形成了新中国江河状况和水利发展的志书新体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我们知道,在新中国诞生前的大约一个世纪中,发生了黄河铜瓦厢改道、长江冲决洞庭湖四口等重大变化,我国江河失修、水系恶化、水旱频繁。1949年以后,新中国举当时之微薄国力,行几代仁人志士之治水兴国夙愿,从治淮、农田整修,到兴建三峡枢纽、二滩电站、小浪底水库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除水害、兴水利,已经从一个水利古国走向水利强国。为这段历史作志,可以说是以治水的创新体系为基础的江河水利志创新体系。完成这项工作是修志人的幸事。第二,第一轮江河水利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水利志,类别更齐全、结构更合理、体例更完善、条目更丰富,是中国修志优良传统和时代进步的完美结合和统—。第三,牢牢把握住了志书的原则,忠于事实,述而不作。第四,第一轮江河水利志,对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进行了更深刻的发掘、整理,对比核实,补充完善,去伪存真,为社会和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代水利周刊:这些志书对水利工作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浩:修志的目的在于运用;志书发挥的“存史、资治、
[访谈]水利志:历史可以照亮未来
本文2010-03-12 22:52:3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38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