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湖泊污染治理:问诊湖泊
洪泽湖目前还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水质和生态,这是渔民在撒网捕鱼。贺敬华/摄
编者按: 超强度开发与肆意排污,使犹如国土“明珠”的湖泊风光不再,湖水水质遭到污染,生态系统变得十分脆弱。湖泊治理工作虽历经多年,效果却尚未显现,根本原因还在于“边污染边治理”的思路没有改变。
7月12日召开的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标志着新一轮治湖工作全面启动。与会人士深入研讨,问诊湖泊,开出了一些“药方”。
绿色的丝丝缕缕遍布湖面,这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蓝藻团蓄积的形态。“最近3天要是没下雨,现在的巢湖就和太湖一样大规模暴发蓝藻了。我的家乡原来可不是这样啊。”
7月11日,手指着西巢湖有些泛绿的水面,安徽籍的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研究室主任钱勇话语里透着一丝苦涩。
体味这种苦涩的不仅是巢湖畔的安徽人。太湖、滇池乃至全中国大部分的湖泊正遭受着它们生命中的苦难。
病因何在:污染、不合理工程是祸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金相灿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湖泊面临着五大问题:水量缩减与萎缩、富营养化、生态破坏、酸化以及有机污染等有毒有害的污染。
被尊为中国研究湖泊环境问题首席专家的金相灿20年来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湖,他认为,中国的湖泊除了酸化的问题还不算严重外,其余问题都很严重,首要问题就是富营养化,而富营养化之后就是湖泊生态价值的大大下降。
“造成湖泊生态破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工程,这些工程里甚至包括一些治污工程。”金相灿表示,大湖搞大坝的做法虽然从防灾的角度讲起到了有效作用,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巢湖为例,1962年巢湖、裕溪两大控制闸相继建成后,虽然发挥了巨大的防洪调控功能,但使得巢湖与长江每年水体交换量减少了88%,水体自净能力急剧下降。
用金相灿的话讲,太湖的污染过程就是人类长期干预长期破坏的累积过程。太湖从中营养化到富营养化大约经历了20—30年的时间,肆意排污、侵占湿地、修筑堤坝、超强度开发、不文明的行为,都导致了入湖污染物不断增加。“十年治湖,走的还是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据江苏省副省长仇和介绍,江苏省去年上缴中央财政2300亿元,有2000亿来自太湖流域。
金相灿认为,在太湖流域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状态下,用10年时间投入50亿元治湖,能把新增污染控制住就很不错了,更不用说还旧账。
控制源头:截污是治污的前提
在西巢湖的检查船上,记者听到国家环保总局几位司长的对话。
“东巢湖比西巢湖好,就是因为水源地在东湖,这是死保的底线。”
“对,控制了污染源,水质自然就好些。”
“有些地方要改水源地,改了,就放弃了原先的治理。所以,一定不能轻易允许改水源地。”
几位司长说到了治湖的关键——控源。各地向会议提交的汇报材料,不少涉及大量
关注湖泊污染治理:问诊湖泊
本文2010-03-12 22:52:0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34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