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未来30—5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路甬祥)
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眼光,从我国国情出发,面向未来,综合考虑需求、资源、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作出未来30年-50年战略规划。
首先,要明确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总耗量65.3ej,万元gdp能耗35.7gj,一次能源结构为:煤占69.6%,石油和天然气占23.8%,水电和核电占6.6%。综合分析全球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和环境承受能力,同时实现到2050年gdp增长的目标,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实现大幅度节能减排,比较理想的目标是:化石能耗总量比2005年增加不超过50%,单位gdp能耗相当于2005年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能源结构必须向大幅度增大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方向调整,比较理想的结构是:可再生能源至少占25%-30%,水电和核能至少占15%-20%。
其次,要制定我国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近期(至2020年),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多联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技术等,解决二氧化碳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并进行技术示范,推进煤炭高效液化技术、煤基醇醚和烯烃代油技术进入工程示范和大规模应用阶段,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
中期(2030年前后),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力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并实现其核电机组商业示范发电,核乏料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技术等;突破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及太阳能电热集成应用系统;突破光合作用机理并筛选或创造高效光生物质转换物种,实现农业废弃物、纤维素、半纤维素高效物化/生化转化技术的工业示范和规模产业化;突破智能能源网格和发展氢能体系。
远期(2050年前后),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总量上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结构上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降低到60%以下,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之一。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技术。
第三,要完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基本框架。近年来,中科院学部已就能源问题进行了战略研究,并就能源结构的调整、建立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对综合性、前瞻性与战略性的一些重大问题形成了一些共识,提出了我国21世纪上半叶能源可持续发展
制定未来30—5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路甬祥)
本文2010-03-12 22:51:3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27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