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怎样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孙家驹)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历史主动精神。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的发展方式,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文明一词有多种含义,现代使用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指文化,如中共十二大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五大提出的政治文明都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二是指社会进步状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就是这种含义的文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指的是哪一种含义的文明?国内外学者在谈生态文明时,指的几乎都是社会进步状态含义的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进步的新文明。因而,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文化含义的文明只是它的构成。生态文明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社会和谐及其与自然和谐的文明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产物,其自调节、自平衡、自创生的性质和功能完全取决于这种协同进化的机制不被破坏,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要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发展,就必须将自己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控制在生物圈可持续承载的限度之内和过程之中。在人口很少和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时代,人类的物质活动不可能超出这一限度和过程,因而,远古人类可以自行其是而不会对生物圈造成严重伤害。但是在今天,人类只有使自身协同起来,才能确保全人类的物质活动不致“超载”,人类的文化
《学习时报》:怎样理解建设生态文明(孙家驹)
本文2010-03-12 22:51:1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24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