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为中国绿色GDP积极探路
王金南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的主持者兼首席专家。
早期的生活经历,促使王金南一直执着于绿色gdp、环境经济和环境政策的研究。近十多年来,王金南先后主持完成了近40个国家级环境科研项目,其中10多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4项成果获得了部级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尤其是由王金南主持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不仅获得了2005年唯一的“国家环境科学奖一等奖”,而且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带有法律强制性的地方环保规划。
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即《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这些数字再次证明,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建立在资源环境和公众健康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该报告的发布,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由于开创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另一种途径,绿色gdp研究小组也获得了2006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而该报告的主持者兼首席专家,就是王金南。
王金南1963年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浙江武义县,目前任职于中国环境规划院,为该院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也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01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尽管王金南在环境学术界早已声名显赫,但他为公众广泛认知,应该还是对绿色gdp的研究。
资源环境危机:绿色gdp探索更具现实意义
2006年7月初,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对《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的项目成果专家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院士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该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组认为,项目提出的核算技术和方法体系基本科学合理,为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在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核算方面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有了第一份报告的良好开端,正当大家翘手以盼第二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出炉时,却不意传来其夭折的声音。事后看来,第二份绿色gdp核算报告之所以不能公开发表,表面原因是两大机构——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对公布报告有分歧,后者以技术不成熟和国际上尚未有先例为由不主张公布,实际上是绿色gdp核算遭到了一些地方的反对。
一些省市在扣除环境成本后,恐怕经济增长为负数,在当前还是以gdp论英雄以及经济增长作为政绩导向的情况下,一些地方领导不喜欢绿色gdp核算是无疑的。王金南就透露,一些试点省市先后退出了试点。
但是,对绿色gdp核算这一新的核算方式,不仅有来自地方的阻扰,也有来自学界的质疑。一些专家就指出,在尚无国际经验的前提下,超前核算绿色gdp是否符合国情,核算所依赖的统计数据是否完善,核算方法和技术是否科学等方面。如果不能回答这三个问题,绿色gdp核算方式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确实要大打折扣。
对于这些质疑,王金南从理论基础、核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等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了回应。
王金南认为,绿色gdp只是一种大众性提法,绿色gdp核算并不完全等同于绿色国民
王金南:为中国绿色GDP积极探路
本文2010-03-12 22:51:0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22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