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时报》:牟晓春:发展新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26下载238次收藏
 

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考量的重点。十七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的新论述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是党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观与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强调以人为本上是一致的,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中国政府以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描绘了新世纪中国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和成果的反映,它摈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走上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和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经过艰辛探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愈来愈重,气候变暖异常,节能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变得更为迫切,我国能源利用和能源格局的布局等诸多问题,都促使我们发展经济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连在一起。

近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能源问题正在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与石油表观消费量之比)从2004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47%。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与产量增速相对滞后,使我国的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科学时报》:牟晓春:发展新能源与生态文明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