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网:聚焦环境文化
2007年,是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的一年。“生态文明”被写进十七大报告,“绿色奥运”贯穿全年,“气候变暖”全球关注。环境意识无所不在地体现于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今天,你环保了吗?”成了流行口号。岁末年终,让我们把视线再次聚焦环境,一起盘点2007年的环境文化。
绿色奥运
“绿色奥运”理念始终贯穿着我们的2007。从奥运场馆的建设到奥运会门票的制作,从企业到学校,从民间到政府,从奥运绿色战略到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彰显“绿色奥运”的理念。
美丽而认真的承诺
□张秋蕾
在百度的搜索引擎里输入“绿色奥运”4个字,可以找到相关网页216万篇,在google 的搜索引擎里输入“绿色奥运”4个字,可以找到相关查询结果432万项。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绿色奥运”这一理念始终贯穿着我们的2007,从奥运场馆的建设到奥运会门票的制作,从企业到学校,从民间到政府,从奥运绿色战略到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彰显“绿色奥运”的理念。
在北京奥运村,全部的生活热水供应都将来自太阳能,这是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次。另外,太阳能还将提供90%的奥运场馆草坪灯、路灯的照明。用水方面,所有奥运场馆都采用中水回用系统,让污水再生,由“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处理后再排放,同时,“换来”的热能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交通方面也有充分的考虑,奥运会期间,将有几百辆纯电动场地多功能车穿梭于奥运村和各奥运场馆内,真正实现奥运场区交通“零排放”。
除了奥运场馆的各个细节都表现出“绿色奥运”的内涵之外,其他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绿色奥运”的热切期盼,这由奥运会的环保标志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以人与绿树为主要形态。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树冠,又似盛开的花朵,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自然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福娃“迎迎”更是绿色奥运的最佳代表,它以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为原型,机敏灵活、驰骋如飞,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我们倡导绿色奥运,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中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观念中对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追求。这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就是弘扬奥运的人本精神,充分显现奥运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使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都得以提升,寓健全的灵魂于健全的躯体之中。
因此,“绿色奥运”是13亿中国人担起的历史使命!是对奥林匹克事业的承诺,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更是对可爱地球的,美丽而认真的承诺!然而,绿色奥运不是终极目的,而是手段,一种引起并带动全社会关注环保、自觉节约的手段。奥运来了,绿色也来了,奥运走了,绿色却要在中国扎根发芽,这才是“绿色奥运”的实质意义。
生态文明,人类至美
□王友云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生态文明之所以成为人类向往和追求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就在于它与人类的审美发展相一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对美的要求和追求会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寻求趋同与契合,而生态文明所映射的美学内容历史性地选择和回落到了人类至美的境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们可以提前进行一场生态美的礼赞和诗意般的抒怀,使人们对它未来的美好蓝图和美丽画卷产生无限向往之情,更好地为建设生态文明服务。
生态即美,生态美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美的回归,也是对实践美的超越。这首先要求我们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壮美的大自然,因为大自然生态系统是第一领域的生态美,是一种原始野性的美和天真无邪的美,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有限财富和直接美。在人类走向后工业文明的今天,这种最纯最真的自然美尤显弥足珍贵,显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再有就是要求我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要敢于超越实践美,甚至对实践美学观念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是人们通过创造形成的第二自然(人工自然)的美,即第二领域的生态美。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使自然生态美在人的活动下臻于完善与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本质就是建设美的过程,进行“绿色建设”,构建人与自然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关系。保护好自然生态美,开发好“人工自然”美,生态文明目标和生态美的壮丽图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生态文明,人类的至美。它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学观的反映,生态文明彰显出深邃的哲学思维,闪烁着人类理性的光芒和智慧,体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它是充沛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互生协调、和平共处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哲理之美,协调之美,和谐之美。
生态文明,人类的至美。它是一种生命的自由之美和伦理之美。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如人能极大地扩展其生存空间,并且这种生存空间很好地体现了世间万物良性循环的生态规律,所有的生命都能共生共荣、共赢共享,不再有诸如气候变暖、工业污染等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恐惧和威胁,那这种生态美就是生命的自由之美,达到了“天道生生”、“仁民爱物”的境界。身处其间,必然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张力,享受生命自由之美的无穷喜乐,达到与所有生命浩然同流,领悟宇宙的生生之道,这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生存意境。生态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和睦相处,深悟“天道”,善待万物,超越“人类中心论”的传统伦理观,深谙生存的道德法则,尊重所有生命权利,实施仁慈和恩惠,这是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也是生态伦理之美的凸现。
生态文明,人类的至美。它蓬勃旺盛,生机盎然,永恒不息,整个生态大系统就如同属于其内的植物窃取天火,转换太阳能维持生命,又反哺和养育动物种群这一简单生物链条一样往复循环,但它却贯注了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之美和生命承续之美。建设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们对回归诗意的栖居之地的向往,启迪人们应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环境网:聚焦环境文化
本文2010-03-12 22:50:2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16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