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水业市场的思考与前瞻(傅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364下载125次收藏
 

在4月1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主办的2008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根据其演讲内容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核)。

一年一度的城市水业战略论坛已成为专业人士比较高层的聚会,每次论坛里的发言,我们想讲的东西都太多,因为站在这个行业比较高的水准之上,可以探讨的话题非常多。

今天我讲六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是市场战略问题。环保作为中国国策已经有20多年了,但环境保护一直没有真的被作为国策来对待。直至去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环境问题和行政体制、政治体制结合了起来,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环境行业面临着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以减排为核心,现在环保的战略高度在各个城市都提升起来了。

在酝酿了三年之后,关于污水处理的规划终于于去年发布了。其中规定3000多个污水处理厂要在十一五的前三年中建成。此外还提到,在三大污染源中间,面源污染来自于农业,来自于雨水,政府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在短期内很难有所作为。工业废水在名义上已经达标,但是实际的减排情况在数字上的贡献率很低,现在一个很重要的贡献率就是城市污水的减排情况,城市污水的减排已成为减排最核心的工作内容。所以在重压之下,无论是富裕的城市还是贫穷的城市都在努力完成建污水处理厂的指标。

这个背景之下,社会基本形成了一种市场格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已经无法满足每一个都形成bot、tot等市场机制了,真正有水平的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很有限,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在一种模糊、低效的状态下建成的。它会产生建设质量不合格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是留给环境行业来解决。在这个背景之下无论是政府、投资人、咨询机构,以至行业的各个层面如何应对这种市场的格局呢?

去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案例,最有影响的水务公司之一——首创股份,其战略部门在湖南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展示出一个大的战略投资机构,如果能够扣住国家的战略将会是获得市场的最好前提。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治理模式的问题。在三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内的城市已经连成了一片。污水供水设施一直被默认为属于市政设施,它不同于电力,它是以城市人民政府来进行实施的主体,主体的授权对象也是城市人民政府,现在城乡一体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城市的概念,大量的跨行政区域的项目出现了,连建设部也已更名为住宅和城乡建设部。责任主体已经由城市政府变成了城市和乡镇政府体系。城市跟乡村的不同在于城市有固定的城建费,有固定的给排水设施存在,如果乡镇也建设给排水设施,那就不再是市政设施了,这个性质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对基本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都会产生一些影响。

县级市可以拒绝地级市的供水,它有权选择特许经营的责任主体。这是体系里的第二个背景,2月28日通过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把水污染的责任都推到了县以上政府,县以上政府是责任主体,这个责任主体在省级部门,在市级县级部门如何划分责任,在这个办法里并没有清晰地表现出来,造成了三个城市的政府之间存在一些责任的推诿,谁来负责市场主体的选择,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

还有预算法,该法严格地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城几乎没有办法融资,而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都建在县城。县城没有城建费,没有基础设施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城市水业市场的思考与前瞻(傅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