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绿色GDP理论研究回顾(齐援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54下载208次收藏
 

国内关于绿色gdp理论的研究起步比国外略晚,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追踪国际绿色gdp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结合本国实际也做出具有中国特点的探索,主要表现为,较早的进行了区域性和全国性范围内环境污染损失的测算,研究结果受到政府综合经济研究机构的重视,并进入政府部门的视野。

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wced)以后,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力求保持中国sna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数国家的sna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我国国内的一些著名研究机构和知名学者一直也在跟踪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研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国内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开展的研究

1981年,全国环境经济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镇江召开。研讨会上首次发表关于计算污染损失的论文。论文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介绍和探讨了关于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的理论与方法;二是对一个城市或一个企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所做的估算和实例分析。

1984年,《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首次对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估算。

1988年受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开展“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首次尝试进行了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

1990年,过孝民、张慧勤主持了对“六五”计划时期环境经济损失研究,这项研究在计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述诸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被称为“过―张模型”。

1994年,由金鉴明主持的“ 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使得对中国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有了一个比较持之有据的了解。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在国家环保局局长基金和联合国(unu)支持下进行了“中国90年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

1996年到1999年间,北京大学应用“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提出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即对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核算,并且对1992年中国的edp、ggdp进行计算。该研究侧重于对“中国综合经济与环境核算体系”的核算模式、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并在1999年出版了以1993年版本的seea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环境综合研究的专著,对我国1992年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森林、草原、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使用纳入经济体系的综合核算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该研究建立了我国国家尺度上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cseea),估算出1992年全国的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成本约占当年gdp的4.87%。

1998年,受联合国大学(unu)资助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框架”课题对中国1993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了研究。

2000年,北京大学将seea方法应用到中国农村,对农村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绿色GDP理论研究回顾(齐援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