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与河流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张光义)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63下载131次收藏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与河流的关系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是人与河流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

人与河流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一般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近代以来,则主要反映出人类要支配自然、利用自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其二,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类为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归根到底都要取之于生物圈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其三,人要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将受到惩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河流关系的思想理论依据。

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而这种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河流的关系。

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是人与河流关系发展的必然

人类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必须实现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这是符合人类社会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性资源。实现人与河流和谐相处,既是对人与河流关系的真理性认识,又是对人与河流关系的一种规范。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规范人与河流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讲,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基本涵义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为了本身的发展,必须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另一方面,开发利用要有限度,改造必须适当,必须以不损害河流的自然功能、保持河流的永续利用为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人类首先规范自身对待河流的行为。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人与河流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人类被动适应河流和人类利用、抗御、改造河流并使之为自己服务两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大大增长。特别是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其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在河流之上,人类修建了许多高库大坝,最大限度地控制、利用河流,掠夺性地开发河流,致使河流不再有水循环中的自然节律,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破坏,河流健康遭受了巨大伤害,并招致了河流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

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和调整。这就必然会使人与河流的关系进入第三个阶段——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阶段。这是人与河流关系发展必然要进入的一个新阶段。人类已经意识到,以牺牲河流生态系统换来的人类安全和幸福只能是短暂的;河流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河流有自己的生存发展规律,必须保证河流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人与河流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张光义)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