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刍谈节水灌溉与农民收入(张建歧)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94下载186次收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系列决策部署的有力推进,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助农收的坚强决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水利灌溉是农业的基础,水利为农业服务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水利灌溉与粮食产、农民收入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联系。农业离不开水利,粮食产、农民收入离不开水利,节约用水、促农收是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水利灌溉是农民收入的有力保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设施、水利灌溉是农业不断发展的产物,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收入服务是水利行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古老的都江堰,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天府之国”,著名的“关中八惠”富饶了“八百里秦川”,1971年通水的陕西省最大灌区——宝鸡峡引渭上塬工程,浇灌着关中西部14个县(区)的300万亩农田,运行33年来,累计引水270亿m3,为改善渭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灌区粮食由灌溉前亩产150kg,加到目前的每亩663kg,灌区以全省耕地的1/18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省总产量1/7的粮食,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占全省的1/4,成为陕西目前最大的灌区和粮油果菜生产基地,被称为“陕西第一大粮仓”。

土地是亿万农民赖依生存的根基,又是他们收致富的基本资源。水作为农作物生长“三要素”之一,在整个生长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呈现出多种类、多品种、高产量、高效益的显著变化,农作物对水的依赖性更为强烈。灌溉管理部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全心全意为灌区群众服务,树立水利行业形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采取抽、引、排、浇等措施,使灌区连年粮食丰收,果业兴旺,疏菜四季常青。据统计,仅宝鸡峡灌区所辖的咸阳、礼泉、乾县、兴平和扶风等14县(区)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生产总产值的18%。

二、节水灌溉是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水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处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刍谈节水灌溉与农民收入(张建歧)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