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6 年西山洪水对北京城市防洪的启示(孙京都 王毅 苏泓菲)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31下载153次收藏
 



中图分类号tv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4637 ( 2007 ) 03- 0014- 03

北京城区座落在北部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和西部太行山山脉的西山交汇处的东南方向, 两条山脉在昌平县南口的关沟附近交汇, 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圆形山湾。所谓的西山, 是指永定河以东、城区西北部的百望山、香山、翠微山一带地区, 主要集中在海淀区。北京城市规划市区面积1 085 km2, 东起定福庄,西到石景山, 北起清河, 南到南苑。市区中心地区的范围大体在四环路以内, 面积近300 km2, 西北高, 东南低, 平均地面高程在海拔40m 左右。

北京城区的洪涝灾害, 除受到永定河及城市暴雨洪水侵袭, 还受到西山洪水的威胁。因此不容忽视西山洪水对北京城市防洪的影响。

1 西山地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现在海淀西山排洪河道主要是北旱河和南旱河,分别流入清河和永定河引水渠。

北旱河上游为植物园樱桃沟, 下游向东沿五环路北侧接入清河。在20 世纪70 年代改故道至现状香颐路北侧( 即现状北支沟) , 1998 年又恢复原北旱河故道( 即现状南支沟) 。现状北支沟与北旱河位于香泉环岛北侧, 汇合于玉泉山北侧, 北支沟紧邻现状香颐路,多为直墙衬砌, 深约1.5 ~2.5 m, 宽约8 ~15 m 不等,长约2 100m; 南支沟位于现状玉泉山路以北, 为梯形土渠, 底宽约12m, 上口宽约20 ~25m。存在主要问题是河道的防洪排水能力不足, 深度较浅, 现状淤积堵塞较为严重, 同时现状北支沟局部段存在反坡,水力条件差; 北支沟两岸多数岸墙破损, 部分河段垃圾入河。

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 经万安公墓、小屯村、罗道庄, 过玉渊潭, 在白云观北( 今甘雨桥闸) 分2支; 一支东行入西护城河, 一支东南行入南护城河,全长17.6 km, 是排泄西山、香山一带山洪的河道。清代, 在南平庄以北筑起左堤, 以防洪水东下。1991 —1992 年春, 南旱河按5 a 一遇洪水设计, 10 a 一遇洪水校核, 进行清淤整治, 全部土方约9 万m3。治理范围为南平庄上游4 km, 右岸筑堤, 南平庄桥以下修滨河路。治理后的南旱河发挥泄、截、蓄的功能。

香山地区的西山洪水大多从4 条沟流出, 第1条是从樱桃沟经北京植物园北院进入北旱河入清河。第2 条沟是香山公园山水顺马路由西向东流向香泉环岛顺玉泉山路向果林基地、普安店等地区四散。水太大则经北长河进昆玉河。第3 条沟是杰王府经北京植物园南院穿五环经万安公墓经金河流到昆玉河。第4条沟是门头村、双辛庄等地区山洪沿村庄小路穿五环进入南旱河。

2 历史上的一次西山洪水灾害

据《北京水旱灾害》记载,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年) : “夏六月, 霪雨五昼夜, 大水涨溢居民, 城门尽坏, 人多溺死”。“六月二十五之夕, 北京连雨,西山水发, 涌入都城数尺, 房屋倒没, 死者无数, 直入皇城, 坏九门城垣”。“六月以来, 阴雨不解, 降水为灾, 乃至昼夜如倾, 万类震荡, 仰勤圣虑, 轸念祈晴, 而雨势转勃, 坏庐舍, 溺人民, 二百余年所未见,非思故也”。在1546 年阴历6 月25 日, 由于西山洪水, 造成城区积水普遍应在1 m 左右, 冲毁内城城门,大量房屋倒塌, 人员死伤无数, 损失巨大。

3 2006 年西山洪水

2006 年发生了历史上第2 次西山洪水。受强降雨云团影响, 7 月9 日晚19: 00 开始至10 日凌晨6: 00,我市出现强雷阵雨天气过程。此次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 雨量分布不均, 局部地区达到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12 mm, 城区平均降雨28 mm。处于暴雨中心的海淀区香山地区100 mm 以上的笼罩面积10 km2, 最大点雨量在香山, 降雨137 mm,其中1 h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06 年西山洪水对北京城市防洪的启示(孙京都 王毅 苏泓菲)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