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张晓健)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26下载225次收藏
 



6月19日~20日,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联合主办的“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成功举办。在论坛的第四单元中,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以“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为题,作了精彩发言,以下内容根据其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关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希望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目前我们国内供水科研界准备开展的一些项目。

我们国家庄严承诺要让人民喝上放心的水。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现在实行饮用水的新国标,新国标比原来85年的标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总共有106项,是去年的7月1号开始实施,这个标准的提出对全国的供水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饮用水安全保障”情况

国家把“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作为一个战略目标,而且现在大力推广“节能减排、节水减污、保护水源”,这样的重大决策对饮水水源保护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为此,国家还特地启动实施了重大科研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这是“十一五”的重大专项。但是我们也面临严重的挑战,首先水源的水质还在不断下降,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这样的一个趋势。其次,饮用水水质标准在不断提高。除了这些情况,还有安全事故贫乏,水厂的应急能力不足,而水厂升级改造现在还缺少新的动力等问题。

在国家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当中,一共设置了五个主题和一个软课题,五个主题分别为湖泊、河流、城市水环境、饮用水和管理监控,另外还有一个政策方面的课题。“饮用水安全保障”课题的目标设置,根据水源的污染情况和不同区域的特征,以新国标为基础,来构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风险控制、净化处理和饮用水输配为一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这个课题现在一共是分了七个项目:一是管理,管理是行业的共性问题,管理的第一个就是水源的标准。我们现在有饮用水的标准、水源的水质标准、水源地的划分等等。二是监测、预警、应急。三是长江下游重点地区。四是黄河下游重点地区。五是珠江下游重点地区。六是典型城市。七是典型村镇。

研究重点:一是研究国家需求层面的监测、管理和应急问题。二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源特点和处理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区域特点的技术共性问题,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构建具有适应于不同区域条件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国家饮用水主题的技术路线是从以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保障目标为核心,一个是新国标,另外还有两个国家规划,即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通过技术支持和引导,构建国家、省、市三级水质监测网络、信息平台及相关的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区域特点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及相关示范工程、研发基地和技术规程。

这一次国家进行“饮用水安全保障研究”的特点分两个方面:一是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保障,包括了水源、净化和输配水。二是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管理、监控、技术、集成、示范。

二、水源水质保护与监控

从饮用水角度或者供水行业角度来讲,这个的行业永远是有特质的,这里有三大任务:一是水源的配置与保护,二是水质修复,三是水源水质监测。

在水源的配置与保护方面,首先提到了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区现在有这么一个规定,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有一些建设的规定,但在实际中实行的很不好,所以还有很多内容需要细化。包括在上游,不是简单的说几百米还是几千米,包括整个工业布局,排放管理等一系列的东西,所以关于水源保护区划分的问题,目前正在跟环保部门开展研究。比以前的情况有所好转,国家环保部现在越来越重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饮用水水源的水量和水质风险评价。关于水量的评价,我们都知道水源有一个保证率,但是对水质的风险评价,水质的保证率就很少。特别是我们很多地方的水源,都出现了季节性的严重污染,对供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淮河流域,雨季之前,上游一放水,就容易出问题,年年如此。所以不光水量要作风险评价,还要做水质的风险评价。另外还有一些地区,沿江、沿河上大量的重化工企业,存在着很多污染的风险,这样下游的水厂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6月7号云南阜宁县发生了一个交通事故,这个事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张晓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