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展“水文化”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水文现代化做贡献(徐玺银)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29下载199次收藏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行业、一个系统的灵魂。何谓水文文化?从广义上讲,水文文化是水文人在水文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就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水文化建设,保持水文化的先进性,是构建和谐水文的必然要求,对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水文,实现山西六大项目的兴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水,民族之源;水,生命之源;水,文化之源,水作为自然资源,生命的依托,万物都离不开的生命之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识,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和意识深层。人类在创造了辉煌文明和悠久灿烂的水文化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和引领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推动着水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始终流淌在水文人的血脉里,体现在水文人战胜困难,奋斗追求的行为中,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孕育和滋养了当代水文化;市场经济的运行操作,磨砺和锤炼了当代水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升华了水文化。在当代水文化的鼓舞下,水文创造化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水文化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现代水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水文加快步伐,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现代水文化极大地激发了水文人创业创新的智慧和勇气,对水文事业起到了推动和支撑作用,成为水文人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现代水文化的鼓舞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发明创造成为水文行业的引领和水文职工的共识,水文人在创业、创新、创造的实践,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中的活力亮相迸发。

现代水文化培育了水文人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意识和理念,水文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创新和总结,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以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水文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制定的《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水文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描述了全面提高水文行业整体素质和水文服务的整体功能,建立与现代化国家相造应的水文监测与评价、管理、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为水文系统适应和满足新的治水思路的要求,正确把握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为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作中心的需要,提出了“四个转变”的要求,即:从传统封闭式的管理向现代化开放的科学管理转变;从侧重局部建设向注重提高整体效益转变;从以防汛抗旱服务向多领域服务并重;水文数据深加工转变;从原始的手工操作测验设施向全自动化的现代化测验设施转变。近年来,水文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在全国不断加强,水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高,呈现出“四大特征”,即: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泛。我们水文行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水文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法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水文历史的空白,体制机制正在健康有序的发展,并逐步实施和完善,科技工作成绩显著,水文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科带头人逐年增加。

党的十七大以来,水文战线的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快了水文现代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更全、更准、更快、更新”的奋斗目标,树立“大水文观”理念,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努力构建法规完善、体制健全、站网合理、技术先进、精兵高效、信息及时、预报准确、运行可靠、管理科学、服务全面的管理运行服务体系。

二、现代水文化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召唤、人类在进步,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观的执政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的同时,水文事业的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水文人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标准,更需要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水文精神的统领和引导,支撑水文人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以适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挑战,水文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转”。跨入新世纪,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水文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水文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民族的利益、时代的需求,要从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和统筹解决我省水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需求,因此,水文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见微知著,抓住关键性问题,破解困惑。

1、现代水文化与时俱进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期水利工作新挑战的需要。

新时期的要求是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水文精神的最深刻内涵。新时期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问题,水多、水少、水浑、水脏四大问题及我省十年九旱,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灾害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支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文,需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即: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优质服务;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提供全面服务;为生态环境与修复提供基础服务;为水利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可靠服务。水文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这些要求和需求,植根水利,面向全社会服务,当好尖兵和耳目。按照省政府治水新思路,围绕我省兴水战略为中心来研究和部署水文工作,只有这样,水文的基础作用和地位才能在民族利益上和时代精神上得到体现。

2、现代水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破解水文自身问题的需要。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目前,我省水文工作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业务体系与解决四水问题的需求不相适应;管理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保障体系与水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传统水文与现代水文不相适应,这些诸多不相适应,需要我们认清使命,瞄准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构建“五大体系”,即:先进完善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快速可靠的水文水资源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开展“水文化”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水文现代化做贡献(徐玺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