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河下游旱灾及其防治(郑利民)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30下载175次收藏
 

摘 要:黄河下游农业在豫、鲁两省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下游地区农业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但由于资源性缺水的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仍受干旱的困扰。本文分析了黄河下游旱灾及其成因与特点,阐述了下游抗旱减灾要加强旱情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干旱应急预警机制,落实抗旱预案,同时,强化抗旱的非工程措施,努力提高防汛抗灾的科技含量,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尽可能减轻旱灾损失。

关键词:黄河 下游 旱灾 防治

一、黄河下游旱灾特点

旱灾是自然界的普遍性灾害之一,具有影响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的特点,已成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黄河下游旱灾还影响工业生产、城乡供水和生态环境等。研究黄河下游干旱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预测发生的态势,制定防治干旱的对策,减轻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并进行有效的防治,使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黄河下游地区急需解决的课题。

黄河下游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蒸发量大,降水稀少,多风沙;夏季炎热,易形成突发性的大雨和干旱威胁;秋季多天气晴好;大部分地区降雨稀少,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60~680mm之间,降雨由东南向西北方递减;有70%左右集中在6~9月份,年际变化很大,变差系数在0.35~0.45之间。多年平均蒸发量1100~1300mm;多年平均气温12~14℃,无霜期180~210d。由于下游地区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用水相对集中,3~6月份灌溉季节大面积集中用水,经常出现用水紧张的局面。据历史资料统计,在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45年的3711年中,有大旱成灾记载的就有1070多年,其中仅清代就发生201次,平均一年多就要遭受一次旱灾袭击。诸如“焦地流金,大地生烟,野绝青草,寸粒不收,骨肉相食,十室九空”等灾情的记述不胜枚举。

1. 降水

降水是黄河下游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又是对农作物生长有直接影响的水资源。下游降水水资源总量为389亿m3。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由西南向东北沿黄河流向逐渐减少,降水的年内分配高度集中,多年平均汛期(6~9月份)降水量418mm,占年均降水量的72.6%,多数站汛期7、8月两月降水量就占全年的一半以上。春灌高峰期(3~5月份)降水量只有88mm,占年均降水量的15.3%。春天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小麦需水量增加,3-5月份正是小麦需水期,但是,这个时期降雨量很少,春旱严重,对本区主要作物冬小麦的生长十分不利。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比值在2.52~4.79之间,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的差值为560~905mm,由于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致使在现状条件下难以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大量降水资源作为涝水排至境外,在大水年甚至形成洪涝灾害。

2.地下水资源

黄河下游地下水资源量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另外还有河道渗漏、灌溉入渗等。黄河下游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为109.2亿m3。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南岸均高于北岸,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

1990年以来,由于黄河来水量减少,下游断流加重,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各地均加大机电井工程建设,机井主要分布于距黄河较远的井渠双灌和纯井灌区,且与各地市的灌溉面积、地下水开采量分布基本一致。目前,黄河下游平均地下水利用量为43.7亿m3,占灌区总用水量的31%。地下水开采量基本呈增加趋势,但各年间稍有波动,地下水开采强度分布不均。

3.地表水资源

黄河下游地区的地表径流量大部分为汛期暴雨产流,加上平原地区缺乏调蓄条件,因此地表径流的利用难度较大。目前,灌区利用地表水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污染,灌区内许多河流由于水质污染而无法用于灌溉,直接影响了地表水的利用。1991~2003年,黄河下游平均当地地表水利用量为8.2亿m3,占总用水量的6%。

4.引黄用水量

1952~2003年黄河下游累计引水3763亿m3,平均每年引水72.4亿m3。各年代平均引水量呈增长趋势:50年代为32.0亿m3,60年代为37.9亿m3,70年代为81.2亿m3,80年代为106.4亿m3,90年代为93.7亿m3,2000年以后平均为78.5亿m3。

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域降水偏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引水规模已超过了灌溉季节黄河上游来水量的承受力,加上管理不力和干流调蓄能力不足,致使1972~1999年,28年中黄河下游利津站共发生了21年断流。特别是1997年黄河下游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断流,利津站断流时间长达226d,断流河长超过700km,给黄河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下游地区1972年~1996年累计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每年平均损失14亿元以上,受旱农田累计500万hm2,减少粮食100亿t,单是1995年的黄河断流就使山东东营3万hm2稻田未能插秧,河南新乡2万hm2稻田改种其他农作物,山东德州100多家企业缺水瘫痪。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10万余居民长期供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黄河下游旱灾及其防治(郑利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