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水资源规划思路(蒋鸣 吴泽宇 曹正浩)
摘要: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区(简称“滇中区”)地处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4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城市密集,耕地集中,光热充足,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但水资源匮乏且开发利用难度大。根据水系、地形并兼顾行政区划,将滇中区划分为112个水资源计算小区。对各小区规划水平年进行水资源一次平衡,说明以现状用水方式,规划水平年滇中区的缺水分布。在充分节水、当地水挖潜以及污水回用后,对滇中区进行二次平衡,分析滇中区的缺水分布及当地水的承载能力。为保障滇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二次平衡结果及缺水分布,论证规划区外调水的必要性,并确定需要从区外调水的区域。最终确定滇中区有31个受水小区,并由三次平衡确定需要从区外调水的水量。以上水资源规划方法,为滇中区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指明了方向,对其它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具有普遍意义。
关 键 词: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分区;水资源平衡;受水区;滇中调水;云南
中图分类号: tv212.2 文献标识码: a
1 滇中区水资源概况
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区(简称“滇中区”)位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南盘江4大水系的源头地带,其中:长江流域面积占整个滇中区面积的41%,南盘江占29%,红河占20%,澜沧江占10%,涉及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曲靖市、大理州、红河州以及丽江市的49个县(市、区),国土面积9.49万km2 。区内集中了云南省工业、农业、旅游等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贡献巨大,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滇中兴,则云南兴。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需水量迅速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滇中乃至整个云南省经济的腾飞。
根据滇中区1956~2000年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4.2mm,远低于全省多年平均值1278.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67.6m,变化在700~2000mm之间;由于降水少,蒸发大,多年平均径流深277.1mm,大约只是全省平均值的一半。滇中区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水资源量贫乏。滇中区地表水资源量为263.1亿m3 ,为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9%。金沙江支流滇池流域、达旦河,红河流域的曲江、泸江,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700~11850m3/人,3300~9600m3/hm2 ,按照国际水资源丰富程度指标,上述流域水资源量属国际公认严重缺水地区标准,为资源性缺水。
(2)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滇中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一般占全年的78%~93%,冬春降雨不到年降水量的10%,是该时期全国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雨季开始迟,一般5月下旬才开始,而水面蒸发量3~5月最大,占年蒸发量的29.0%~49.0%。需水量大的4~5月份不仅降水少而且蒸发还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每年这个时期农业受旱,部分工厂不得不停产。
滇中区年径流的cv 值在0.25~0.50之间,越干旱的地区cv 值越大,如龙川江流域及昆明地区的cv 值达0.50,增加了水资源的开发难度。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滇中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总体分布规律为:四周多,中间区域少。各县(市、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在111.0~490.6mm之间,高值区较为分散,多在滇中的边缘地区,如漾濞、寻甸、蒙自、个旧、剑川、洱源等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大于400.0mm;而金沙江干热河谷及一些较大的坝区,水资源量很小,如宾川、祥云、元谋、大姚、安宁、呈贡、蒙自、建水等坝子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不足150.0mm,为常年性干旱缺水地区。而这些坝区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云南省主要农业基地,但水资源量匮乏,坝区的光热土地资源优势不能更好地发挥。
(4)水质日趋恶化。2001年的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滇中湖泊群中的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水质为Ⅳ类,滇池为劣Ⅴ类水体。全省13条水质劣Ⅴ类的河流中,滇中区就有7条。当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还带来了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南盘江、龙川江、泸江、甸溪河、渔泡江、红河上游等都发生过多次河道断流。滇池、异龙湖等湖面面积萎缩。
(5)开发利用难度大。滇中区地处4大流域分水岭附近,高原坝址大多仅次于河流的源头,地势相对高,河流集水面积小。区内河流水面高程与主要用水地带高差较为悬殊,蓄水、提水困难,修建水利工程十分不易。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资源性缺水成为滇中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为解决滇中地区工农业和城镇的用水需要,云南省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也积极采取节水、治污和鼓励污水回用等措施解决用水需要。截止2000年底,滇中区已建和在建的供水工程有3.35万座。大型水库有松花坝、独木、柴石滩等3座,总库容7.62亿m3 ;中型水库93座,总库容24.6亿m3 ;小型水库2820座,坝塘2.92万座,总库容21.1亿m3 。引水工程8036座,其中设计流量为0.3m3/s以上的渠道有879条;提水工程7843座,总装机容量37.3万kw,机电井工程4.6万座。已建成使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宾川县的“引洱入宾”工程、祥云县小官村水库、姚安县胡家山—红梅水库群系统、蒙开个南溪河—五里冲水库提引蓄系统、石屏县三岔河—高冲水库调水系统、马龙县黄草坪水库等6处。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资源性缺水和滇池污染的双重压力下,昆明市事实上已面临严重的水危机,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滇池的污染程度和治理难度,长期依靠滇池流域水量的循环利用并非长远之计,对昆明市水环境安全也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目前昆明市的供水现状与其作为云南省会和面向东南亚的开放性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为构建昆明市可靠的水源和水环境保障体系,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昆明市的供用水问题,积极考虑较大规模地从区外引水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3 水资源规划思路
水资源规划是实现滇中区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并举,支撑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水资源规划需结合滇中区水资源的特点,在保证生态环境基本用水、大力节水的前提下,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抑制需求,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时空调控和水质控制,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水资源规划的核心。
水资源配置方案共分3个层次:即一次平衡、二次平衡和三次平衡。一次平衡为现状水利工程条件下及现状用水方式下,考虑大中型水库的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对2000、2020、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以说明滇中区的缺水情况;二次平衡,根据一次平衡的供需缺口,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开发当地水资源,兴建区内的规划水库和区内调水工程,采取节水、挖潜、污水回用等措施后的水资源供需分析,以评估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说明滇中调水的必要性,并根据缺水量及其分布确定受水区范围;三次平衡通过区外调入水和区内当地水的联合运用,在使各用水部门供水保证率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调水量和水量分配。
3.1 水资源分区
鉴于滇中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首先进行水资源分区。为了揭示水资源的客观规律,评价水资源特点,便于资料收集及水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滇中工农业生产主要密集于坝区的实际情况,在全省水资源规划分区的基础上按独立水系和行政区划进一步细化,并以耕地、工农业生产集中的城市和坝子经济区为重点。分区的主要原则为保持小区内水系相对独立和行政区完整。也就是既要考虑小区内的地理特性,又要考虑水系特点,兼顾行政区划的范围。
根据以上原则,滇中规划区共分112个水资源计算区。其中金沙江水系45个,南北盘江水系39个,红河水系18个,澜沧江水系10个。按行政区划统计,昆明市27个,大理州24个,楚雄市21个,红河州19个,曲靖市12个,玉溪市8个、丽江市1个。
3.2 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及供需平衡
3.2.1 需水预测
按
滇中水资源规划思路(蒋鸣 吴泽宇 曹正浩)
本文2010-03-12 22:34:22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76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