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东平湖滞洪区的防洪运用(杜玉海)
东平湖滞洪区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山东省梁山、东平和汶上县境内,总面积627平方公里,是黄河下游处理大洪水、确保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其主要作用:一是分滞黄河洪水。当黄河孙口站洪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时,向东平湖滞洪区分洪,控制黄河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确保下游安全。二是接纳汶河来水。当汶河流域发生降雨过程,径流通过大清河首先进入东平湖,再由东平湖进入黄河,东平湖对汶河洪水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控制其任意泛滥。
东平湖分两级运用,中间由二级湖堤将其分为新湖和老湖两个区域。老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平均约为120平方公里左右,有耕地约8.3万亩;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基本上常年无水,有耕地约39万亩。滞洪区涉及山东省东平、梁山、汶上三县的18个乡镇。区内现有385个村庄、37.53万人。其中老湖区99个村庄、12.58万人,新湖区286个村庄、24.94万人。
目前,老湖设计防洪运用水位为46.0米(大沽标高,下同),相应库容为11.94亿立方米;新湖设计防洪运用水位45.0米,相应库容为23.67亿立方米;全湖运用水位45.0米,相应库容为33.54亿立方米。
与新湖区相比,由于老湖区面积小,居住人口和耕地都相对较少,所以,多年来“先用老湖、后用新湖”一直是东平湖滞洪区蓄滞洪运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无论是分滞黄河洪水,还是蓄滞汶河洪水,首先考虑使用老湖,只有在单独使用老湖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使用新湖。
东平湖滞洪区存在的问题
1.分洪问题
分滞黄河洪水是东平湖滞洪区的首要功能,能及时分洪削峰是确保黄河下游安全的关键。目前,黄河向东平湖分洪有石洼、林辛、十里堡等三座分洪闸,总设计分洪能力8500立方米每秒。其中石洼分洪闸向新湖区分洪,设计分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始建于1967年,1969年完成,1979年完成改建;林辛、十里堡两座分洪闸向老湖区分洪,设计流量合计为3500立方米每秒,分别始建于1968年和1960年,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进行了改建。目前,影响分洪的主要问题是三座分洪闸的机电设施严重老化。一是所用机电设备(主要是启闭电机)均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经过多年运用,自身老化严重,维修十分困难;二是动力部分,包括变压器、动力线路、配电盘等,由于一直没有更换,早已被国家列为禁用产品,不仅运行中经常出现故障,维修困难,而且当地电业部门已多次发出整改通知,要求立即进行更新改造,否则,无法保证汛期正常供电。2004年对石洼等5座进出湖闸的机电设备进行了安全鉴定,结论是:大部分机电设备严重老化,属三、四类设备,需要更换改造。在近几年每年汛前的启闭试验中,由于机电设施原因,经常出现闸门不能一次开启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实际分洪过程中,不仅会给防洪总体部署造成重大影响,而且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排水问题
东平湖滞洪区的排水通畅与否,不仅影响湖区的运用成本,而且也直接影响滞洪区的调蓄能力。尤其是老湖,如果在蓄滞黄河或汶河洪水后能够及时退水,就可以相应增加其
略论东平湖滞洪区的防洪运用(杜玉海)
本文2010-03-12 22:34:21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75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