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黄河中常洪水管理(刘九杰)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02下载239次收藏
  #trs_autoadd_1216948265484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6948265484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6948265484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6948265484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6948265484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黄河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变得安静、温顺了。从1982年花园口站发生15300立方米每秒洪水,至今已有25年没有发生大洪水。1996年黄河下游发生了高水位、大漫滩,但其流量级别,也只是中常洪水。人们逐渐对黄河失去了警觉,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再认真思索和对待。但是,黄河的问题毕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不要说是标准洪水的防御,即使中常洪水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笔者从经历黄河8次调水调沙和2003年发生秋汛的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河势多变,控导(护滩)工程防守任务重、责任大

控导(护滩)工程起着保滩护堤,稳定河势流路的重要作用,是黄河大堤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控导工程的防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工程多、战线长。大多数工程深居滩区腹地,滩区交通路况差,一旦出现险情,料物运送、防御队伍集结等,时间长、速度慢,如遇阴雨天气就更加困难,容易贻误抢险时机,造成工程险情扩大甚至垮坝。如东明县王夹堤控导工程在山东的最西南端,距黄河大堤10余公里,通往工程的道路还有2.2公里的土路,遇雨天抢险,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二是经过几次的调水调沙,加之左右岸工程建设不同步,河势发生较大变化,原来常年或多年不靠河工程重新靠河,工程出险多,而且重大险情出现几率多。如2004年王高寨控导工程重大险情,是由河势变化引起的。王高寨护滩工程始建于1969年,共有24道坝。从1980年至2004年24年间,工程大部分坝岸脱河,只有最下首22-24坝靠水而不着溜。随着左岸河南大留寺工程下延加长,加之调水调沙,王高寨工程河势开始上提,而且提幅较大。2004年汛前,王高寨7-10道坝距河尚有300米,经过调水调沙后,于7月上旬,该四段坝相继着河受大溜顶冲。由于该地处于层淤层沙的格子底基础,8-10三道坝都出现猛墩猛蛰险情,迎水面至前头的坦石墩蛰入水,情形十分危急。同时8-9坝之间连坝受大回溜淘刷出现坍塌险情,该处河势及险情十分类似2003年兰考县蔡集工程35坝的出险情形。山东省防指迅速调动黄河第一、第十机动抢险队抢险方化险为夷。三是游荡性河段,横河、斜河造成工程出大险,甚至小水出大险。例如1994年王夹堤工程18坝险情,1994年2月18日大河流量480立方米每秒左右,禅房至王夹堤河段出现斜河,大溜直冲王夹堤工程18号坝迎水面中部,造成长70米的根、坦石发生墩蛰重大险情,根、坦、土坝基墩蛰入水,抢险历时6天,完成柳石搂厢189立方米,柳石枕1264 立方米,用柳43.14万公斤。2004年8月24日,王夹堤19坝,因出现斜河冲刷迎水面,发生墩蛰险情。

控导工程防守不仅任务繁重,而且责任重大。作为防汛责任主体的县级河务局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黄委明文规定不准垮坝,地方党委、政府严令4000-5000立方米每秒洪水不准漫滩。控导工程出险,河势变化,引起联坝溃决而漫滩有其深刻的教训。2003年秋汛,大河2600立方米每秒流量,兰考蔡集出现斜河,冲刷35坝后尾造成生产堤冲决开口漫滩,山东东明南滩被淹,10万名群众被水围困,黄河大堤26公里相继偎水,堤根水深4-5米,给滩区群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中常洪水防止溃坝和漫滩,像两座大山压在河务部门身上,有点喘不过气来。一旦发生洪水,河务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胆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黄河中常洪水管理(刘九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