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在水闸工程中运用技术问题浅析(陈圣刚)
泵送混凝土不仅能提高混凝土性能, 而且机械化程度高、浇筑速度快。特别能满足水闸工程度汛前混凝土浇筑量大、工期紧的要求,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但淮河流域水闸工程实践表明, 由于温度、湿度变化引起泵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普遍存在, 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耐久性及外观。本文主要分析泵送混凝土在水闸工程中运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
1 泵送混凝土特点
泵送混凝土要满足混凝土性能和可泵性要求。水泥用量多, 一般不少于300kg/m3; 石子最大粒径与泵管直径之比要控制在1:3-1:5, 级配要求高;砂率偏高, 为38%-45%;水灰比大, 为0.40-0.60;坍落度一般为80-180mm;拌和物虽为集中拌和, 自动计量, 但因设备、掺和料、外加剂计量问题, 其质量时有异常拌和物运输时因泵管堵塞易离析, 坍落度相差过大, 使混凝土均匀性变差。
2 裂缝原因分析
实践证明, 水闸裂缝通常为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裂缝产生主要与浇筑块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外部约束等因素有关, 是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浇筑块升温峰值、内外温差、降温速度等方面, 与浇筑温度、水化热温升、环境温度、表面保护等有关。
在混凝土浇筑早期, 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达到最高温度后随着热量的散发又开始降温, 直至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 产生最大温降, 形成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同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在表面产生裂缝。
混凝土在升温和降温阶段, 在浇筑块内外形成非均匀性的温度场, 产生内外温差, 由此在混凝土表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 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当遇到外界气温骤降袭击, 降温速度大。但内部仍有相当高的温度, 内部热胀的混凝土约束了表层剧冷混凝土的自由变形。由于时间短,
泵送混凝土在水闸工程中运用技术问题浅析(陈圣刚)
本文2010-03-12 22:33:04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65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