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探索(申建军 刘林岐 牛牮)
摘 要: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一直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岐山县在末级渠系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开展水工程管护工作,为当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提供了一定经验,也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关键字:末级渠系 管理机制 研究探索
灌区末级渠系是指灌区斗渠及其以下的田间灌溉渠系,是灌区最基础的渠系网络,它承担着干支渠道水量向田间输送的功能,是发挥灌溉效益,联结灌区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生产灌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岐山县境内有三大灌区,即冯家山灌区、石头河灌区、宝鸡峡灌区。各大灌区的设施管理模式实行“群专结合”,即灌区主干渠道由各大灌区管理局及下设各管理处直接负责管理,斗渠以下末级渠系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具体由受益村、组集体管理。但由于末级渠系量大面广,深入到田间末梢,与农业耕种田块紧密相连,未纳入灌区统一管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分产到户经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管护责任不明,建管用相脱节,原来由村、组集体管理的公益性末级渠系管理上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致使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养护,渠道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如何管理好灌区末级渠系,充分发挥灌溉效益,做到可持续运行,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岐山县开展了以加强水工程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水工程管理增效活动,经过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在末级渠系管理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开展水工程管护工作,掀起了对灌区末级渠系管理工作的新热潮,全县共建水工程管护示范区18个,这些水工程管护示
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探索(申建军 刘林岐 牛牮)
本文2010-03-12 22:32:4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6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