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autoadd_1225864795625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5864795625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5864795625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5864795625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5864795625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1 虚拟水概念与发展
虚拟水(virtual water)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 是指农业或工业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水资源也有学者提出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 虚拟水还应包括土壤水等概念。与我们常说的传统与非传统水资源相比, 虚拟水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 而是以“ 虚拟” 的形式包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 看不见” 的水。因此, 也有人称之为“ 嵌入水资源” 、“ 外生水资源” 或“ 边缘水资源” 。
从当前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趋势来看, 虚拟水贸易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各国学者认为,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 实际上是以虚拟水的形式在进口或出口水资源。笔者认为, 流域之间的产品贸易也是一种虚拟水交换。如中东地区每年靠粮食补贴购买的虚拟水数量相当于整个尼罗河的平均年径流量(约840亿m3)。虚拟水以“ 无形’ 的形式寄存在其他的商品中, 其便于运输与储存的特点使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品贸易(虚拟水贸易)变成了一种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这种途径越来越受到干旱缺水地区的重视。
例如, 为生产1kg的粮食, 大约需要1-2m3的水,在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领域, 生产一个2×10-3kg重的32m计算机芯片需要32kg水。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高水分的产品, 那么实际上是在以虚拟的形式出口水。由于距离远、费用高, 丰水地区与贫水地区之间的实体水贸易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高水分产品贸易(虚拟水贸易)却是可以实现的。
研究表明, 1995-1999年间, 全球每年虚拟水的贸易量约为1×1012m3, 其中67%为国际间的粮食贸易,23%为牲畜及畜产品贸易, 10%为工业品贸易。其他一些对全球虚拟水贸易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数量级的估计值。对比来看, 同一时期, 全球每年约有2.5×